中國共產黨由革命黨轉變為執政黨前,創辦的報紙,影響力最大的恐怕要算《解放日報》和《新華日報》兩種了。《解放日報》在延安,自然好辦;但《新華日報》辦在重慶,其困難就可想而知了。一份在國民黨中央政府眼皮下辦的共產黨報紙,既要堅持說真話,又要對付國民黨新聞檢查官們,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新華日報的回憶》(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12月版)就是當年參與辦報的老報人的回憶錄,說的都是辦報人的種種艱難。我今讀之,竟也興味盎然。
上世紀80年代曾做過《紅旗》雜志總編輯的熊復先生回憶說:“蔣介石國民黨對付《新華日報》的辦法就是:讓你辦報,但是又不讓你講話。一句話,就是不讓《新華日報》有言論自由。”(《新華日報的回憶》112頁,以下只注明頁碼)中共“黨中央的文件,毛澤東同志的著作如《論持久戰》、《新民主主義論》,周恩來同志寫的專論,《解放日報》社論,通常都是不許登載的。幾次反共高潮時期,甚至‘共產黨’、‘毛澤東’、‘八路軍’、‘陜甘寧邊區’、‘敵后抗日民主根據地’這些名詞都不準見報。”(113頁)國民黨新聞檢查官要審查,送上去的稿子,經常被打上“免登”或“刪登”等字樣。但辦報人很智慧,或開“天窗”,或打“××”,或注明“以下奉令刪登”,弄得新聞官們很是“感冒”,卻又無可奈何。“皖南事變”發生后,蔣介石于當年1月18日公開宣布取消新四軍的命令,但又不讓《新華日報》發表披露事實真相的報道。周恩來為“皖南事變”題詞:“為江南死國難者志哀”和“千古奇冤,江南一葉;同室操戈,相煎何急”,但國民黨不讓發表。那幾天國民黨新聞檢查官們親臨報館審稿,辦報人則機智地制作了兩塊版,一塊是周恩來的題詞,一塊是給檢查官們看的。就這樣,在檢查官們一字一句審稿的時候,有周恩來題詞的報紙已經印出來了。印出來以后怎樣?熊復先生文章沒說受到何種處罰,但讀此書知道,國民黨的處罰一般就是“警告”或勒令“停刊”幾天等。
時任中共四川省委書記的吳玉章回憶說:“《新華日報》對國民黨統治區一切黑暗的現象,無不盡情地加以暴露;對廣大人民群眾的痛苦生活,則代他們發出沉痛的呼聲。”(44頁)報紙對國民黨的貪官污吏,對特務、黨棍以及土豪惡霸、保甲長的種種不法行徑,都進行了揭露,使人民看清了痛苦的根源在哪里。1946年4月,國民黨借口《新華日報》登了《駁蔣介石》一文,說“侮辱了元首”,叫嚷著要封閉報館。后來,他們想出一個辦法,捏造了一些團體,在柳州、開封等地方法院控告《新華日報》。柳州法院把這一控案轉到重慶,企圖打壓《新華日報》。但是,在《新華日報》嚴詞駁斥和律師界朋友的幫助下,重慶法院不得不批曰:“查我國法律無侮辱元首之條文。如系毀謗,須本人起訴。”(45頁)大概蔣不會直接上告,所以就擱置了。
國共談判破裂后,內戰打起來了。1946年7月,中共軍隊在蘇中七戰七捷,消滅蔣軍5萬多人;1947年1月,中共軍隊在魯南棗莊、嶧縣地區消滅蔣軍5萬多人;2月,又在魯中萊蕪地區消滅蔣軍6萬多人……這些消息,《新華日報》都設法登了出去,并登出被俘軍官的名單,號召家屬和他們聯系,弄得國民黨很是尷尬。當時曾有人說:“世界上哪有這樣的事,在打仗的時候,竟允許敵人在自己的區域發宣言,發戰報,進行宣傳?”(45頁)不久,《新華日報》被國民黨派重兵包圍了,安據點,筑工事,甚至設置機關槍陣地,如臨大敵一般;對《新華日報》的檢查也更加嚴厲了。國民黨明確規定:新華社的稿件不準登,前線解放軍勝利的消息不準登,國統區人民反內戰、反饑餓的消息不準登……《新華日報》卻采取變通的辦法,常常只作些不損原意的改動就登了。更多的時候是根本不理睬,該登的還是照樣登,使國民黨新聞檢查官們“毫無辦法”。于是,國民黨就質問《新華日報》,“究竟重慶是誰管?真是無法無天了!”(47頁)但正是這樣,《新華日報》在中國報業史上寫下了輝煌的一筆。
兩年前,有人編了本當年《新華日報》和《解放日報》社評言論集,我統計了一下,全書收文92篇,其中從《新華日報》選入的就有68篇!《要真民主才能解決問題》(茅盾)、《實現自由是“不切實際”嗎?》、《有人民自由才有國家自由》、《民主是發展生產的暖室》、《爭民主是全國人民的事情》、《論英美的民主精神》、《報紙應革除專制主義者不許人民說話和造謠欺騙人民的歪風》(陸定一)、《人民文化水平低,就不能實行民選嗎?》、《平民人身自由是政治民主的標尺》、《一黨獨裁,遍地是災!》、《學術思想的自由問題》(潘梓年)、《言論自由與民主》、《新聞自由——民主的基礎》、《為筆的解放而斗爭》……讀讀這些社評的篇目,就可知當年《新華日報》的追求是什么,以及它是怎樣與人民“共患難、同呼吸”的。
如今讀著這些老新華報人的回憶,我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新聞界前輩們在國民黨專制下表現出來的堅韌和頑強,令我感佩萬分。我尊敬他們,崇拜他們,羨慕他們!他們于極其惡劣的環境下,冒著生命危險把“真相”告訴了人民——盡管國民黨經常派特務或流氓騷擾報館,或搗毀房子,或破壞設備,或打傷人、抓走人,但報紙還是照常出。該說的話,說了;想發的文章,發了。使《新華日報》的期發量最高達6萬份——而當時國民黨的《中央日報》發行僅一萬多份。這說明了什么?人民在聽不到真話的時候,《新華日報》說了真話。
老報人袁鷹在《同舟共進》(2002年第12期)上撰文說:“頂重要的就是要替老百姓說話。”這話說得多好啊!(責任編輯吳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