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亳縣農業“衛星”經驗匯集官修記

2003-04-29 00:00:00梁志遠
炎黃春秋 2003年1期

安徽省原亳縣(今亳州市譙城區),位于安徽西北平原。“大躍進”的1958年,在“人有多大膽,地有多高產”的口號下,亳縣和各地一樣,普遍大放農業高產“衛星”。之后,縣委為顯示偉大成就,責成有關部門編出了一部農業高產“衛星”史書——1958年《亳縣農業豐產經驗匯集》,上報下發,廣為流傳。當時我在縣人委(政府)辦公室任副主任,被縣委指定為審稿人之一。現就史書《匯集》出臺前后的那些使我們子孫后代難以置信的情況作一介紹。

(一)并“衛星”

1958年秋,安徽省委、阜陽地委(當時亳縣歸屬阜陽地區)迫不及待地要求各縣各種農作物大放“衛星”。并組織力量找“衛星”,批判右傾創“衛星”,層層爭先放“衛星”。亳縣縣委聞風而動,積極學習外地先進經驗,為搶先走在各兄弟縣前頭,在1958年9月27日召開的縣黨代大會上鄭重宣布,五馬公社將要放出畝產5萬斤以上的特大水稻“衛星”。并作出了“今年糧食實現畝產千斤縣,明年實現畝產萬斤縣”的決議。之后,由縣委書記親自掛帥出征,在五馬公社泥店大隊,選上好水田,打上木樁,先豎后橫網好鐵絲,從一百零幾畝稻田即將成熟的水稻中選優拔棵,移栽到1.389畝的水田里,并在田埂上栽上青草,以表真實。經過幾晝夜的苦戰,圓滿完成了特大水稻“衛星田”的創造任務,連夜上報省、地委,并通知各社隊組織干部參觀。許多參觀者站在稻穗上合影留念。收獲之后,這塊“衛星田”放出畝產40803市斤水稻特大“衛星”。省、地、縣報紙、廣播及時發表了這顆特大“衛星”的消息,省、地委迅速發了賀電。

全縣社隊干部通過參觀學習,并田移栽水稻和合并收獲其他作物之風,迅速形成高潮,而放不出“衛星”的就是右傾。在秋收季節里,放出的高產“衛星”,此起彼伏,連續不斷。層層向上報喜的人群絡繹不絕。到處是紅旗招展,到處是“豐收”的鑼鼓和鞭炮的響聲,全縣誰也數不清放出了多少顆“衛星”。

在秋收后期,有的想爭上游放“衛星”,來不及像水稻那樣并田,干脆就把多畝地的收獲作物合放在一起,上報是很小面積的收獲量。特別是春紅芋(紅薯)起收時,把十幾畝甚至幾十畝地里大塊紅芋挑揀分別堆放到一塊幾畝地里,上報要求上級來人驗收,以放特大“衛星”。這樣報的多了,搞得縣委也無法驗收,有的交由公社驗收,也有的不了了之。

縣委所收的貼在竹木架上的喜報,在不長的時間內放滿了檔案館幾間庫房,確實放不下了,才請示縣委批準焚燒。

與此同時,《亳縣報》和有線廣播站,在一段時間里,天天有各地放“衛星”的消息。在詩畫滿墻化中,更是無奇不有,異想天開。從我親眼看到而今記憶猶新的,有這樣的幾幅墻畫:一幅是,一塊水稻“衛星田”的稻穗上有幾個農民在行走,上角寫著:“俺隊的稻子不算好,社員能在稻穗上跑”。另一幅是,在縣委大門口的墻上,畫了一個高大的玉米棒子,在靠近棒子的地方,畫了比棒子矮小幾倍的薛閣塔(亳縣名勝古塔,亳州的象征,高約50米左右),地面上站著幾個人仰望棒子的頂端,上角寫著:“可夸可夸真可夸,玉米高過薛閣塔”。還有一幅是,一輛停在田間的馬車上裝了小半截紅芋,而大半截卻在地上,畫角上寫著:“這個紅芋不算大,一輛馬車裝不下”。

在秋收秋種田野里和一些現場會上,不僅紅旗招展,而且插了很多標語牌。其豪言壯語和標語口號夸張得更為驚人。如:“一個冬瓜不算重,幾頭大牛拉不動”、“這顆蔟葉不算好,亳縣煙廠用不了”……在這種形勢下,上級再二再三地要人們討論糧食多了怎么辦?怎樣高產再高產?

經過一陣狂熱的浮夸,亳縣在阜陽地區和全省的知名度大為提高,一躍跨入了農業先進縣的行列。縣委負責人和放畝產4萬斤水稻“衛星”的泥店大隊負責人,在1959年出席了全國群英大會,亳縣和泥店大隊都受到國務院的獎勵。在農民生活普遍發生饑荒以后,當地出現了這樣的順口溜:“你也騙,他也騙,一直騙到國務院。”

(二)衛星匯集的出籠經過

秋收未過,縣委為了顯示58年“大躍進”的成就,總結農業大放高產“衛星”的“經驗”,決定由縣農林局、科協、檔案館聯合編寫1958年《亳縣農業豐產經驗匯集》一書。首先部署社隊,由下而上在數以千計的“衛星”中篩選整理上報“經驗”材料,由縣里進行再篩選。全部材料分糧食、油料、經濟作物三個部分,共選定90篇“衛星”“經驗”,全書共11萬字。

《匯集》封面請著名畫家按領導旨意設計,封面上有一輛停在田間的馬車,收獲的作物高入云端,并呈現五彩繽紛,一派豐收景象。卷首除前言、目錄和縣委四位負責同志題詞外,第一篇就是縣委的《亳縣1958年農業全面豐產經驗》的文章。“經驗”中稱:

1958年糧食作物面積210萬畝,總產10.8億斤,畝產513斤,比1957年提高1.3倍,人均生產糧食1424斤,為實行吃飯不要錢打下了基礎,從而鞏固了人民公社。油料作物占用面積10.8萬畝,其中芝麻7.7萬畝,總產660萬斤,比1957年提高77%。棉花10.9萬畝,總產皮棉650萬斤,是1957年總產的3.1倍。蔟葉3.1萬畝,總產790萬斤,比1957年總產提高93%。全縣農業生產一年超了《全國農業發展綱要》規定的指標。

這些產量指標,雖比原來初報浮夸產量下降多次,仍然是1957年產量的一倍以上。

文章中總結了全縣的“豐產經驗”,主要有五條:

第一,靠抓兩條路線、兩種思想的斗爭,向右傾保守思想開戰。采取大鳴、大放、大辯論,從而破了“低產論”、“條件論”。并列舉了大量的批判右傾保守典型的實例。

第二,依據農業豐產的實際,得出了“人有多大的膽,地有多高的產”,“種在人收在人”和“無低產作物”的結論。

第三,黨委書記掛帥,一切工作由書記出場,開展檢查評比,召開現場會。

第四,實行全民組織軍事化,行動戰斗化,生活集體化,生產上實行大兵團作戰的方法。

第五,推廣農業技術,大搞技術革新,創制改制各種農具,提高工效。

這五條“經驗”的取得,代價慘重,不知全縣有多少干部和群眾,因懷疑“大躍進”和農業高產“衛星”而受到批判、斗爭,戴上右傾帽子,當了“秋后算賬派”,被拔了“白旗”,使農村生產力遭到嚴重破壞。

在各社隊的豐產“經驗”《匯集》中選登的“衛星”,為表達真實,田畝一律計算到毫,產量一律計算到兩。其“經驗”基本上是與縣委的五條“經驗”一個模式。

以糧食作物為例:

水稻排在糧食之首。亳縣本是麥豆旱糧地區,改種水稻,是安徽省委強制推行“淮北變江南”的“偉大戰略”部署,亳縣農民和國家財政都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也是生產瞎指揮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年實際畝產僅有300多斤。由于畝產水稻4萬多斤的特大“衛星”為亳縣增光加彩,另作專輯,《匯集》中只選登20篇畝產萬斤以下的“衛星”“經驗”。其中最高的畝產9197.5斤,最低的“衛星”畝產是2200多斤。亳縣的水稻種植,到1961年中央糾正“五風”(浮夸風、“共產”風、生產瞎指揮風、強迫命令風、干部特殊風)后,基本上停止種植。

紅芋“衛星”經驗,共選登10篇。其中產量最高的是位崗公社位崗大隊第四生產隊一畝鮮紅芋產69368斤。而最低“衛星”畝產也在萬斤以上。當年實際春紅芋合計畝產僅有1000多斤。40年以后的今天畝產鮮紅芋4000斤左右。

玉米“衛星”“經驗”共選登7篇。產量最高的是十八里公社第一大隊第八生產隊一畝玉米產6875.5斤,這是公社黨委負責人親自掌握把十多畝品種相同的玉米合放在一畝地里放出的“衛星”,向縣委報了喜。當年全縣每畝平均實產僅150多斤。40年以后畝產僅800—1000斤。

谷子、秫秫(高粱),共選登27篇“衛星”“經驗”。篇數多的原因,是1958年6月14日譚震林副總理來亳縣視察,指示亳縣要搞谷子、秫秫“掛帥”(高產)。指示發出以后,縣委當作一項政治任務向全縣部署。要大搞谷子、秫秫“掛帥田”、“豐產田”。在堅決消滅三類苗的口號下,全縣拔掉谷子、秫秫三類苗幾萬畝,造成了重大損失。這27篇“衛星”“經驗”的選登,也是亳縣縣委對譚副總理的指示作了圓滿的回報。“掛帥田”和“衛星田”的產量,谷子最高畝產3090斤,秫秫最高畝產2210斤,這兩種作物當年實際畝產均在200斤上下。所放的“衛星”產量均系并田浮夸。

在《匯集》部分稿件的審稿過程中,由于反右派剛告結束,我心有余悸,對稿件所報的高產,不敢有任何懷疑的表示。只能裝糊涂,跟著吹,隨著干,其產量數字斤兩不少的全部放行。其他有不少人也與我心態相同,也是順手而過。

據我記憶,原定是縣委辦公室主任定稿,而實際是分管農業的縣委書記過目定稿。

(三)放“衛星”的后果

“大躍進”中的狂熱浮夸,沖昏了領導的頭腦,殊不知兇神的報復來的那樣神速。《匯集》定稿之日,已是全縣農村饑荒之時。全縣因無糧到1958年底未完成糧食征購任務,食堂因無糧多數停伙,農民因無糧而大批外流,浮腫等病已有發生。縣委雖開展強大的政治攻勢大批“假象”、“西北風”,翻箱倒柜搜糧食,也無法扭轉無糧局面。后來地委派副專員張劍華帶工作隊來檢查,搞清了事實真相,縣委勉強承認無糧,安排了農村糧食回銷,從而思想上稍冷了一些,至此,《匯集》就擱了下來。

1959年7—8月間,中共中央在廬山召開會議,通過了《關于以彭德懷同志為首的反黨集團的錯誤的決議》和《為保衛黨的總路線,反對右傾機會主義而斗爭》等決議。1959年8月29日,縣委傳達廬山會議精神,同時在全縣城鄉開展反右傾機會主義運動。隨著運動的深入開展,縣委負責同志頭腦又重新膨脹起來。1959年9月決定將1958年《亳縣農業豐產經驗匯集》作為反右傾武器印發到生產隊和縣直部門,并上報省、地委。縣委負責同志肯定了《匯集》是“大躍進”的標志,是1958年農業戰線上偉大成就的總結。在全縣反右傾運動中,凡是反映過1959年春季糧荒和農村餓、病等生活問題的黨員、干部,均被視為否定1958年成績,惡毒攻擊三面紅旗,給予無情打擊。地委春季來亳縣的工作隊中,有不少人因反映亳縣糧食浮夸而受到批斗或處分。

經過1959年的春荒,《匯集》印發到農村以后,沒有多少人相信,但沒有人敢反對。某些領導,出于政治上反右傾的特殊需要,卻對《匯集》如獲至寶,拿起“武器”去批倒右傾機會主義分子的進攻,從而出現了種種以假整人的場面。如十九里分社薛菜園大隊反右傾中批判老黨員、老隊長程中德否定1958年成績時,有人竟拿著這本《匯集》說:“這能不是1958年成績嗎”?程明知這本書是假,也壓著心中的怒火違心地說:“是成績,是成績……”

《匯集》真實地記錄了亳縣浮夸風的歷史,成為一部地道的農業高產“衛星”史書,但對當時政治風云變幻和嚴重后果沒有反映出來多少。從“大躍進”到“更大躍進”,從反右派到反右傾,《匯集》的印發,對浮夸風確實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回顧歷史,1958年糧食高指標帶來了高征購,其商品率達33.2%,從而造成了1959年的春荒。1959年遭受嚴重的旱災,而反右傾掀起了“更大躍進”,縣委又大吹糧食產量超過“大躍進”的1958年,林牧等業則增加幾倍或十幾倍。糧食高征購的商品率竟達39.5%,農民留量加回銷全年人均占有糧食只有357斤,除去種子、飼料和社辦工業用糧,每天的人均口糧僅半斤左右,而且大部分是紅芋片。1960年春最困難時人均每天口糧只有2兩左右。這樣引起了嚴重的后果,全縣農村逃荒,餓、病、死連續普遍發生,農村生產力遭到嚴重破壞,特別是農民非正常死亡十分驚人。據官方公布,全縣農村1958年底71萬人,到1960年底死亡15萬人之多,占原人口的20%以上,有2.8萬個農戶家庭徹底毀滅,留下孤兒約5000余人。但據多點調查推算,1959年和1960年兩年死亡人口在30%左右,人吃人的現象多處發生,近60%的耕畜死亡,房屋倒塌10萬間以上。有80%的林木被砍光,出現了大面積的荒地……

上述慘景出現后,悲慘歌謠廣為流傳,如“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政府說假話”、“奪高產,放‘衛星’,餓死的社員填滿坑”、“今反右,明反右,反得社員吃人肉”……

1960年11月3日,中共中央發出了“十二條”緊急指示信,省、地委派出大批工作隊來亳縣,幫助開展整風整社,落實了一系列的糾“左”措施,實事求是安排了農民的生活,到1961年春,亳縣形勢開始全面好轉。

(責任編輯 吳 思)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日韩丝袜一二三区| 99er这里只有精品| 亚洲综合片| 日韩最新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综合另类图片小说区| 女人爽到高潮免费视频大全|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日韩福利视频导航| 国产chinese男男gay视频网| 免费全部高H视频无码无遮掩| 波多野结衣的av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高清日韩| 欧美亚洲日韩中文| 欧美中文字幕第一页线路一| 原味小视频在线www国产| 国产成人啪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中文一级毛片在线看| 中文字幕永久视频| 99视频在线免费| 亚洲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四虎永久免费地址在线网站|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 五月天综合婷婷| 欧美激情视频二区| 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热门精品|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软件| 精品视频第一页| 在线无码九区| 99热这里只有成人精品国产| 91小视频在线播放| a毛片免费看|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频道| 免费又黄又爽又猛大片午夜|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宅宅| 亚洲五月激情网| 再看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一级毛片| 999精品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1024精品下载| 91欧美亚洲国产五月天| 国产大片喷水在线在线视频| 亚洲成年人网| 亚洲第一网站男人都懂| 日韩欧美国产精品| 伊人久久影视| 国产精品久久久精品三级| 欧美中出一区二区| 熟女视频91| 综合亚洲网| 1769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天天综合色天天综合网| 青草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18禁动漫无码| 日本中文字幕久久网站| 成人午夜精品一级毛片| 国产精品大白天新婚身材|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2022国产无码在线| 天堂岛国av无码免费无禁网站| 国产91全国探花系列在线播放| 东京热av无码电影一区二区| 亚洲高清在线天堂精品| 2020亚洲精品无码| 色窝窝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北条麻妃一区二区| 一本大道AV人久久综合| 欧洲av毛片| 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不卡在线看|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专区AV| 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www.国产福利| 欧洲在线免费视频| 日韩麻豆小视频| 亚洲日韩精品伊甸| 亚洲综合欧美在线一区在线播放| 国产在线精彩视频论坛| 亚洲欧美不卡| 99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欧美不卡| 国产色婷婷视频在线观看| 2019年国产精品自拍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