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事 新言
“西方和伊斯蘭激進勢力的思想戰將主宰今后10年的全球政治格局,就像反法西斯思想曾主宰20世紀30年代一樣。”
———《華爾街日報》最近刊登杰拉爾德·塞布的文章《伊拉克亂局只是思想戰的征兆》。文章認為,美國布什政府最大的失誤在于沒有有效地向全世界數十億穆斯林清楚地解釋美國的價值觀是什么,致使激進勢力在伊斯蘭世界很有市場。
“關于我們對朝鮮領導人的蔑視,并不新鮮,因此這是官方的講話。”
———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在致共和黨參議員約翰·凱爾的信中為副國務卿博爾頓最近對金正日的人身攻擊言論作辯護,稱其講話與政府的政策一致。據悉,博爾頓不久前在韓國的演講中對金正日的人身攻擊超過40次。
“布什應將兩個女兒送到伊拉克戰場,帶頭讓議員們的孩子為戰爭出點力。”
———美國著名作家邁克爾·穆爾譏諷布什總統發動對伊戰爭就是將百姓子弟送到伊拉克去送死。據悉,這位與布什總統一直對著干的作家目前正在拍攝一部意在揭露布什家族與拉登家族“黑暗歷史”的記錄片《華氏911度》。該片將于明年初美國大選前完成。
“讓聯合國管理伊拉克是一個餿主意。”
———美國新保守派運動的思想家理查德·珀爾在接受法國《費加羅報》采訪時絲毫沒有掩飾自己對聯合國管理能力的“輕蔑”。
“陳水扁為了搶‘外交業績’,不惜吃搖頭丸,只圖一時痛快!”
———臺灣親民黨“立委”邱毅嘲笑臺灣當局最近在臺北舉行所謂的“與中美洲國家及多米尼加元首高峰會議”而為阿扁“連任”造勢的卑劣行徑。
“我們正在從思想上進行反對和平‘路線圖’計劃的戰斗。我們反對那種把土地送給巴勒斯坦人以換取一紙和約的政治實用主義。”
———從負責猶太人定居點的以色列官員達維德·沙瓦的話中也許可以看到巴以和平的黯淡前景。
“停火與解除哈馬斯和伊斯蘭圣戰組織的武裝是自相矛盾的。你只能選擇其一。我們曾選擇了一個,但是被摧毀了。現在,我們將選擇另外一個。”
———巴勒斯坦政治分析家哈利勒·希卡基認為路線圖計劃從一開始就埋下了停火破滅的種子。
“我上午打漁,夜晚打美國人。打美國人比打漁容易。”
———一個自稱“薩拉丁”的伊拉克漁民不無自豪地向美聯社講述了由他自己組建的一支游擊隊正以平均每天“殲敵”一人的“戰果”騷擾駐伊美軍。
“這些書的風格就像是前蘇聯時期共產黨的歌曲。”
———針對俄教育部將普京總統的功績寫進歷史教科書的做法,一些俄羅斯政治評論家認為,這是斯大林時代大搞“個人崇拜”跡象的“回潮”。
“沒難度拿金牌也要挨批。”
———參加韓國大邱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的中國代表團團長段世杰要求中國跳水隊大膽采用高難動作。的確,延伸過去,沒有未來。
天災 人禍
巴西 當地時間8月22日下午,巴西一枚正在進行發射前最后測試的衛星運載火箭在發射臺發生爆炸事故,造成至少21人身亡,20多人受傷,火箭上攜帶的兩枚科研衛星也被炸毀。此次火箭爆炸傷亡事故的發生,給巴西謀求成為南美航天科技大國的努力一個沉重打擊。巴西官員稱,運載火箭的一個引擎故障可能是造成本次悲劇的主要原因。
秘魯“秘魯真相委員會”8月28日發表一份報告稱,在上個世紀末歷時20年的秘魯游擊隊與國家安全力量的沖突共造成6.9萬人死亡,比此前的20年增加了一倍。
美國 當地時間8月27日上午8時,一個名叫薩爾瓦多·塔皮亞冷血槍手突然闖入“風城中心供應公司”,用一把半自動手槍向正在工作的員工一陣猛射,共造成六人死亡。槍手最后也在警方的重重包圍下中彈身亡。據悉,這是芝加哥地區近三年來工作場所中發生的最為血腥的槍擊案。
印度 當地時間8月27日中午,印度西部馬哈拉施特拉邦的納西克城外發生了一起宗教狂歡釀成的嚴重踩踏事件,共有39名印度教信徒死亡,125人受傷,其中包括兩名警官。這是1986年印度北方恒河之畔的城市哈里德沃發生類似的宗教集會騷亂、造成50人死亡事件以來最為嚴重的一次。據警方調查,此次悲劇的直接原因是一名正在哥達瓦里河沐浴的信徒向岸上的人群扔了銀幣,招致大批信徒爭搶而造成。
出場 退場
菲律賓 國防部長雷耶斯8月29日在馬尼拉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辭職。據悉,阿羅約總統已接受雷耶斯的辭職,國防部長一職將由她本人兼任。據悉,雷耶斯是在7·27菲律賓兵變士兵指責其涉嫌腐敗的壓力下辭職的。
美國8月22日,美國政府朝鮮問題特使查爾斯·杰克·普里查德辭職。普里查德曾在美陸軍服過28年兵役,后來在克林頓政府里供職于國家安全委員會,2000年跟隨前美國國務卿奧爾布賴特訪問過平壤,被認為是布什政府內抵制與朝鮮舉行談判的“鷹”派人物的對手。
盧旺達 8月26日,盧旺達現任總統保羅·卡加梅在前一天舉行的總統選舉中以95.05%的得票率獲勝。這是盧旺達自1994年發生駭人聽聞的部族大屠殺事件以來舉行的首次總統選舉,也是這個非洲內陸小國自1962年擺脫比利時殖民統治獲得獨立以來的第一次多黨選舉。來自歐盟和非盟等機構的1800多名國際觀察員專程前往盧旺達各地監督投票。
緬甸8月25日緬甸內閣進行重大改組。緬甸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和發會)秘書長欽紐上將被任命為政府新總理。和發會主席丹瑞大將辭去總理職務但繼續保留國防軍總司令和國防部長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