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一個地方,充滿著探險和紙醉金迷的歷史。這地方的街頭巷尾、語言文化、飲食習慣、生活態度都充分顯示著中西文化的和諧交融。中華文化的包容性在這個以前曾經是中華棄兒的城市上發揮得淋漓盡致。而西方文化也在這個曾經是西方養子的地方顯得容易接近。這個地方是全世界經商最自由的城市,這地方有著全天候的娛樂場所,這地方是亞洲的好萊塢,這地方是全世界的一個重要的金融市場,這地方云集著全世界的商人,這地方是至今為止全中國以至亞洲最發達的城市,這個地方就是動感之都—— 香港。
古代春秋時候曾經有過這么一個地方,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經濟十分落后,交通十分不方便,物產豐富但是資源嚴重錯配,國君有強國的愿望(will)但是沒有好的愿景(Vis-ion),對外樹敵,對內又沒有好的人才。沒有錢、又沒有好的聲譽,在列國當中只有挨打的份。這個地方就是齊國。公元前689年,齊桓公姜小白繼位時,齊國就是這個樣子的。等到齊國的鮑叔牙推薦管仲(管夷吾)時,齊桓公才發現,原來和他有過一箭之仇的管仲正是他稱霸天下必不可少的人才。管仲向齊桓公說,你要稱霸諸侯,就必須使你的國家“富國”、“強兵”,經過一番討論之后,君臣之間策劃了前所未有的城市營銷計劃。在整飭舊制的基礎上,對各項制度加以改進。管仲幫著齊桓公整頓內政,開發富源,大開鐵礦,多制農具,提高耕種技術,又大規模拿海水煮鹽,鼓勵老百姓入海捕魚。離海比較遠的諸侯國不得不依靠齊國供應食鹽和海產。別的東西可以不買,鹽是非吃不可的。為了吸引投資,齊國廣建驛館,修路,又建了許多夜總會(女閭),廣開稅路。自此,齊國日趨強大,齊桓公終于圓了他的夢想,成為春秋時代的頭號霸主。齊國也成為春秋時代最大的市場。
全球現在進入了一體化的時代,中國大陸也完成了對外開放的階段。國內的企業紛紛翹首遠望,未來的全球不再是美帝、歐洲列強的天下,狹隘的政治因素不再是影響我們經商的版圖。任何一個地方只要是有機會,無論是上海或紐約,對商人來說,地理的因素并不是影響做生意的原因。
一個城市的經商自由度,直接影響到商人投資的欲愿,香港人一直以來,都以全球經商最自由城市的美譽而驕傲,全球的商人云集這個彈丸之地。它的房價最貴,它的公務員是全球同行收入最高的。經商的可見成本非常之高。但是它的配套卻十分的完善,使得商人們愿意來這里做生意。香港在經過“非典”之后,大肆對外宣傳香港的旅游業,使得香港的旅游業迅速增長,現在香港的游客不僅追上了“非典”之前的數字,還比“非典”以前增長許多。
香港對旅客的吸引點其實最主要的就是:“購物天堂”,其他的就和周邊地方沒得比了。娛樂不及澳門、觀景不如內地。
但是商人們還是愿意來香港設立亞洲地區的總部,原因其實也只有一個,就是“經商最自由的城市”。這就是香港和其他城市的“比較優勢”(Corecompetence)。香港最主要的旅游收入也并不在于觀光客收入,商業旅游在香港的收入遠比觀光旅游的收入來得多。
近幾年來,我國大力發展旅游業,但是千萬不要把旅游業當成只是來玩玩、來看看的旅游業,商業旅游、改善經商環境才能從根本上改善城市的收入架構。拉斯韋加斯的城市收入永遠也達不到硅谷的收入,更不用說紐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