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2000年全球約有30萬18歲以下的兒童和少年參軍,其中年紀最小的童子兵只有5歲,他們主要分布于亞洲、非洲、中美洲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娃娃兵”主要有以下幾種:
出色的“間諜兵”
在非洲的盧旺達,胡圖族的軍隊為了打擊圖西族,大量使用“娃娃間諜”。許多娃娃混入另一族,秘密偵察對手,了解對手主要力量的部署和人員組成等情況。胡圖族的對手雖然嚴加防范,然而由于娃娃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所以圖西族根本不知道胡圖族的“娃娃間諜”就在自己的眼皮底下。
沖鋒的“娃娃兵”
在緬甸相互對抗部隊的征戰中,“娃娃兵”也挑起了重任。斯里蘭卡的泰米爾游擊隊,征召只有9歲大的孩子入伍。20世紀80年代,泰米爾游擊隊攻擊政府的4個基地,結果損兵182人,其中就有不少少男少女。尼加拉瓜和薩爾瓦多游擊隊和政府軍長年征戰,雙方陣營也充斥“娃娃兵”。今天的危地馬拉依然有“娃娃兵”在沖鋒陷陣。20世紀90年代,墨西哥農民爆發動亂,其中就有30名年齡在6~15歲之間的兒童接受了軍事訓練。
失足的“娃娃兵”
據有關材料介紹,英國陸軍打著“挽救失足青少年,給他們一個新生的機會”這樣冠冕堂皇的旗號,其征兵部門與“獄政服務處”施行一項新的征兵計劃。該計劃從2000年起,征招那些不滿18歲、刑期不足兩年的少年犯。根據英國的《犯人改過自新法案》,犯人可以申請參軍服役。根據“獄政服務處”的統計,在1999年共有29名犯人提出參軍申請,最終有14人如愿以償。但是像陸軍這樣大規模有組織地在監獄中征兵,在英國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看不見的“娃娃兵”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計算機普及應用,社會已進入了信息時代。為提高全社會的素質,駕馭21世紀的信息社會,學生將從中學甚至從小學開始就接觸計算機,電腦將像電視機那樣成為必備的家具。尤其是各種電腦游戲機更能激發小學生學習電腦、鉆研電腦軟件的熱情,這將出現許許多多娃娃電腦黑客,給軍事網絡帶來不安寧。2000年1月,被公認為世界“頭號電腦攻擊黑客”的美國天才少年凱文·米特尼克曾用攻破防火墻的技術多次攻入美國空軍、聯邦調查局的計算機,讀取有關資料。最有意思的是,他還在聯邦調查局的電腦中讀到了有關正在對他進行調查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