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27日,“五岳聯盟”在南岳衡山宣告成立,金庸先生現場受聘為“榮譽盟主”。
“五岳聯盟”本是金庸在武俠小說《笑傲江湖》中虛構的一個古代武林門派,且“盟主”不是什么好東西。然而,真是世事難料,就是當年策劃“五岳聯盟”的那個金庸,今天怎么搖身一變,反而自己做了一個“盟主”了呢?
是誰策劃了這一切,讓金庸做了“五岳聯盟”的榮譽盟主?金庸為五岳聯盟帶來了什么?
旅游老品牌需要新的活力
南岳衡山曾是南中國光彩奪目的一大旅游品牌,但不知何時其光環已黯然失色。老景區如何煥發新活力,南岳衡山何去何從?
早在二十世紀90年代中期,“五岳聯盟”的想法便在我的腦海中浮現。但當時條件尚不成熟。
2003年,第四屆五岳年會第三次會議將在南岳衡山召開的消息使我感到“天賜良機”。
繼2000年南岳衡山舉辦第一屆壽文化節之后,連續三年主打“壽”牌,奠定了南岳“中華壽岳”的地位。2002年,270萬海內外游客前來觀光朝拜,實現旅游總收入8.8億元,創南岳近20年最佳水平。
2003年,南岳高僧出任中國第一位首席品牌導游所引發的效應和“做一天和尚念一天經”的宗教文化體驗游等一系列大手筆旅游策劃,更是將南岳旅游經濟發展推向了新的高潮,并促使南岳衡山以排名第八的驕人成績獲得了“中國知名旅游品牌”的殊榮。
但此時正值全國各地都在大手筆啟動旅游市場,大張旗鼓重振旅游雄風。各種別出心裁的策劃、各種獨樹一幟的營銷、各種制造轟動的活動應運而生,層出不窮。
此時,一位朋友無意的一句“祝賀五岳盟主笑傲江湖”忽然驚醒夢中人,靈感的火花再次將我們照亮。于是,誠邀一代武俠小說宗師金庸先生出任“五岳聯盟”榮譽盟主并出席“五岳聯盟”高峰論壇的創意迅速形成,于是便有了后來的“金庸策五岳,越策越開心。”
圍繞誠邀金庸一事,我們仍像對待其他任何策劃一樣:大膽設想,小心求證。最終讓我們越來越堅定了誠邀金庸大師的信心:榮譽盟主非他莫屬,榮譽盟主定能讓他動心。不知是巧合還是必然,其實“五岳聯盟”在金庸大師的作品《笑傲江湖》中早已提到,只是書中的“五岳聯盟”是金庸大師虛構的一個武林門派而已。
9月12日,在衡陽市旅游局局長尹同君先生的大力幫助下,我們終于得到了金庸大師的親筆確認函。
9月23日至29日,中國第四屆金鷹節正被炒得如火如荼,但金庸大師到達湖南所卷起的金庸旋風毫不遜色于金鷹熱浪。金庸大師的名人效應,讓“五岳聯盟”特別是南岳衡山賺足了眼球。
9月22日,金庸長沙活動的消息一經透露,下就引來50多家媒體近百名記者。見面會上,金庸大師十分風趣地說,他小說中的“五岳聯盟”是武林爭斗,現在的“五岳聯盟”是文化融合、旅游合作,兩者是不一樣的。
當晚,包括湖南衛視、湖南經視等幾乎所有的湖南電視頻道對金庸出席“五岳聯盟”成立大會并任榮譽盟主的消息進行了報道。
第二天,長沙各主要報紙都在顯著位置對金庸與媒體見面及“五岳聯盟”做了較大篇幅的報道。國內近百家報紙、電視臺、電臺和網站轉載了有關新聞媒體和網站的有關消息。一時間,在全國上下平地刮起了金庸旋風,也將新聞媒體對“五岳聯盟”的報道再次掀起新的高潮。
9月25日,當金庸大師離開長沙啟程前往南岳衡山的時候,各路記者更是聞風而動,有相當數量的記者早早就在南岳衡山等待,加上后來到達的,前前后后加起來各路記者有200名以上。就連上海衛視、旅游衛視、廣東衛視等來自省外媒體也都早早就等在了南岳衡山。這一策劃也引起了中新社、新華社、《南方周末》等多家媒體的關注和報道。到“五岳聯盟”成立大會暨高峰論壇舉行的9月27日,南岳衡山早已是記者云集,一場圍繞金庸大師和“五岳聯盟”的新聞大戰轟轟烈烈地上演了。
新聞造勢一浪又一浪,懸念迭起用足金庸名頭
在策劃和運作“五岳聯盟”金庸出山的整個過程中,我們都十分注重對新聞宣傳的策劃和炒作。由于我們的精心策劃,整個新聞炒作“懸念不斷,高潮迭起,效果顯著”:
適時推出金庸,巧打名人牌
在“五岳聯盟”的新聞炒作過程中,我們對金庸這張王牌的策劃和炒作可謂是用心良苦、苦心經營。
事實上,我們在7月3日第一次對外發布“五岳聯盟”消息的時候,就已經有了請金庸出山的想法。但考慮到“五岳聯盟”本身就是一條具有強烈震撼力的消息,無須再借助其他新聞眼來宣傳“五岳聯盟”。如果此時把金庸一并拋出,一則把過多的優質新聞資源捏成一團造成浪費,二則還斷了以后的炒作題材。更為可怕的是,還有可能一開始就將人們的注意力全部引到了金庸身上,讓先入為主的金庸淹沒了“五岳聯盟”,結果就像蹩腳的廣告一樣:請來明星推銷產品,人們記住了明星不知道產品。經過慎重考慮,我們決定,有關“五岳聯盟”的所有首發新聞,只提“五岳聯盟”堅決不提金庸,要通過先入為主的優勢使人們對“五岳聯盟”留下深刻的、刻骨銘心的第一印象。所以,在我們第一次對外發布的所有新聞中,我們只字未提金庸。
我們這一先抑后揚、欲擒故縱的新聞炒作策略,果然出手不凡、反響良好。事隔10天之后,為再次制造宣傳高潮,我們認為,該是拋出金庸的時候了。為做到充分利用金庸這一難得的名人資源,此次對金庸的炒作,也仍然只能是點到為止,絕不能和盤托出,必須要為以后制造新聞高潮埋下伏筆。在此次的新聞宣傳中,故意只告訴大家金庸有望出席“五岳聯盟”,至于以什么身份出席、出席哪些主要活動,暫不做任何介紹。7月16日,這次活動的首席策劃劉漢清精心撰寫的《金庸先生有望衡山論劍,五岳聯盟意欲笑傲江湖》的長篇報道通過紅網首先刊發出來,當天的新華網、新浪網、千龍網、大洋網、TOM網等網站就全文轉發,第二天,20多家網站和報刊繼續刊發了以上消息,掀起了“五岳聯盟”的宣傳高潮。
再炒概念,打出“榮譽盟主”王牌
對金庸出席“五岳聯盟”有關細節的有意隱藏,更加強烈地引發了有關媒體和公眾探個究竟的職業意識和好奇心。各種打探電話紛紛打到南岳區、甚至湖南省旅游局。策劃人自然也是應接不暇,電話不斷。但按照有關方面的共同約定,不到時候,大家都是一致保持沉默、守口如瓶。這樣相持了近兩個月之后,待事態回到一種平靜之勢的時候,按照事先策劃的思想,我們又出奇不意地將金庸要做“五岳聯盟”榮譽盟主的重要消息抖了出來,平靜的水面再次掀起濤天的巨浪,形成了“于無聲處聽驚雷”的奇妙效果。
9月13日,南岳區在廣州召開“五岳聯盟”等節會活動的新聞發布會,五岳聯盟籌委會秘書長、南岳區常務副區長徐友灼首次正式將金庸有望出任“榮譽盟主”的消息向外發布,中新社率先向全國發出了通稿。
9月14、15日,中國新聞網、新華網、鳳凰網、人民網、新浪網和《解放日報》、《南方都市報》等眾多網站和報紙對金庸先生有望親臨“五岳聯盟”成立大會并作精彩演講和出任榮譽盟主的消息作了報道。
9月17日,《上海文匯報》浙江記者站站長、《金庸茶館》主編萬潤龍先生通過中國新聞社向全國發出了類似新聞。中國新聞網、搜狐網、新浪網等眾多網絡媒體采用了他的新聞。
9月18日,新華社記者陳植凈以《金秋“五岳”衡山聯盟,金庸首任“榮譽盟主”》為題發出通稿,新華網、中國網、TOM網、新浪網等網站采用和轉發了這一消息。
9月23日,金庸長沙媒體見面會上,金庸出任“五岳聯盟”榮譽盟主再度成為記者關注的焦點。
直到9月27日“五岳聯盟”正式成立,金庸出任榮譽盟主一直都是新聞炒作的熱點。總之,通過適時地、適度地炒作“榮譽盟主”的概念,達到了宣傳“五岳聯盟”、營銷五岳品牌的出奇制勝的效果。
“五岳聯盟”打造五岳整體形象
“五岳聯盟”的成功策劃與運作的反響極其強烈,其效果也顯而易見。
“五岳聯盟”的策劃和實施,大大提高了五岳名山特別是南岳衡山的知名度,強有力地整合和強化了五岳名山整體品牌的形象。除了大量的宣傳報道外,五岳徽標的設計公布,五岳聯盟宣言的公開發表、五岳年度熱點報告的公開發布等,也都是對五岳品牌形象的公開展示。
“五岳聯盟”的策劃和實施,大大加強和促進了五岳之間的合作,進一步拓寬了五岳名山合作的領域,提升了五岳名山合作的水平。在成立大會之前,五岳共同公開征集五岳徽標,在成立大會上共同發表了五岳聯盟宣言并通過了《五岳聯盟章程》及發表中華五岳年度熱點報告等。
按照本次“五岳聯盟”成立大會暨高峰論壇及其《五岳聯盟章程》的有關規定,下一步,五岳將有計劃地開展更多的實質性合作,包括合作出版旅游宣傳品,合作組團參加國際國內旅游交易會,合作開展大型旅游促銷活動,合作開發跨區域性的旅游線路,合作舉辦大型旅游節慶和主題活動,都將使五岳之間的合作進一步密切,成果更加豐富。
例如,2003年“十一”黃金周,衡山與泰山就立馬開通了兩地互通的旅游專線,受益游客400余人。其實,這僅僅是一個開頭和開始實質性合作的一個信號而已,更有好戲還在后面。
“五岳聯盟”不僅將重振五岳雄風,而且是有望打造中國旅游第一品牌,它的更大價值和意義還在于,將對中國旅游走向大融合、大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五岳聯盟”并將以全新的視角,重新詮釋中國新興的品牌營銷和概念營銷。
走向融合的大旅游,既是中國由亞洲旅游大國向世界旅游強國跨越歷史使命的選擇,又是區域旅游走向更廣闊天地的需要。走向融合的區域旅游,既是資源整合的選擇,又是品牌整合、優勢整合的選擇。
當然,現在就來討論“五岳聯盟”將產生多大的影響,取得多大的成果,也許還為時過早,但作為策劃人,我們堅信:隨著“五岳聯盟”策劃的深入成功實施,五岳名山更將是好戲連臺、精彩不斷,“五岳聯盟”打造中國旅游第一品牌未來不是夢。
心得1 “跳出南岳謀南岳,跳出湖南謀南岳”
心得2 劃需要靈感,同樣離不開科學
心得3 成功的策劃應當善于借助名人效應來傳播
心得4 如 果說,一個支點可以撬動一個地球,一個策劃可以改變一個世界,那么,一個名人可以成為一個支點、成就一個策劃。
心得5 旅游走向大融合,競爭與合作相互滲透,以區域聯合、概念整合、資本融合為主導的多種形式的品牌聯盟勢不可擋
心得6 國有首膾炙人口的歌叫《團結就是力量》,這深刻地揭示了系統工程一條基本原理:整體大于部分之和,一加一大于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