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2002年網絡建設是重心 2003年安全問題最突出
2002年是中國電信行業發展中最重要的一年。“5+1”的新電信競爭格局形成,中國電信、中國網通、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衛星和鐵通公司6家基礎電信企業和4000多家增值電信、無線尋呼企業相互競爭;網通與電信、聯通CDMA與移動GPRS展開激烈的同質競爭;各運營商集中精力進行資本運作,中國電信成功上市;新《電信法》正在醞釀出臺。從運營商IT項目實施的數量方面來分析,超過一半的項目建設都集中在電信基礎網絡建設上,另外的項目屬于電信業務系統建設。網絡建設主要包括電信骨干網、城域網、數據網、光網絡等的新建和擴容;業務系統建設包括計費營賬系統、網管系統、客服系統、綜合業務系統、BOSS(BSS/OSS)等。
電信企業信息化系統占了相當大的比例.電信計費系統、網管系統、客服系統、網絡安全、存儲管理、辦公系統等的建設,將成為2003年電信行業系統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現有的計費、網管、客戶服務系統,將不斷進行升級、改造和完善。計費、網管系統建設呈現出集中化、移動化趨勢。大客戶服務系統將引起重視。
隨著網絡建設的日益深入,網絡安全成為越來越突出的問題,并將成為電信運營商比較關注的問題和重要的投入領域。此外,由于數據業務的不斷擴大,建立集中存儲、可擴充、可遠程控災的數據存儲系統的需求日益突出,并將成為市場的新亮點。在未來的2年~3年內,運營商在企業管理信息化方面投入的注意力將呈上升趨勢。其中,財務系統、CRM、ERP、決策支持等系統是運營商建設的重點。
銀行:2002年網絡改造快于大集中 2003年中國銀行卡高速發展
網絡改造是數據集中的前提,是由分散模式過渡到大區集中的前提和基礎,也是中國銀行業數據集中的最初級階段。在2002年,大部分國有銀行以及股份制銀行的網絡改造工作已基本完成。改造完成后的網絡平臺,不但可以使分散在各局域網服務器上的數據集中到數據中心主機上進行處理,而且可以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滿足銀行未來形勢下業務發展的要求。國內銀行業的數據集中全過程可分為四個階段,其中初級階段的主要工作是進行網絡改造以及綜合業務系統的試點與全面推廣。第二階段,各行將由大區集中逐步走向全國集中,這個階段同時也是數據集中模式發揮效益的開始。整體上看,目前國內銀行業正處在第二階段的最前期。由于前一階段已經做到了主機、服務器、SNA終端的互聯互通,從而使銀行的海量數據有了被二次挖掘的可能,接下來的工作則順理成章應是數據倉庫的建設。但從整體情況看,銀行業顯然在這一點上比想象中還要謹慎,即便是有條件開始進行試點摸索的銀行也沒有大規模的動作,真正想要啟動數據倉庫建設的用戶很少,這也使得國內銀行業整個大集中的速度較之大張旗鼓的網絡改造時有所放緩。
截至2002年11月,全國銀行卡發卡總量達到4.69億張,同比增長22%,其中符合統一標準的“銀聯”標識卡6027萬張,占新增發卡量的70%,并初步形成了一個全國性的跨銀行、跨地區銀行卡信息交換網絡。“銀聯”的推出無疑具有里程碑的意義,雖說持卡人均消費低、特約商戶不夠等問題還十分明顯,但“銀聯”依舊標志著中國銀行卡已經進入了高速發展期。
電力:2002年應用從操作轉向管理 2003年配網自動化應用新需求
2002年,電力行業的軟件應用成為廠商和集成商競爭的熱點。雖然網絡建設項目不斷,但都主要是升級改造或者是更廣泛范圍的聯網工程。目前,電力通信網中70%左右的三級以上網絡已經建成,四級網絡也有部分投入使用,省級以下的企業已經通過光纖實現互連。此外,“西電東送”這項重大工程加快了西部各省份電力的IT應用步伐。關于2002年電力行業軟件的應用可以說是相當豐富。為確保電力安全運行,電力調度自動化建設依然是2002年行業信息化的主流。而服務于電力市場運營的自動化系統,電力系統調度自動化產品的最新發展方向——電力市場技術支持系統的試用已經展開。縱觀2002年電力行業的軟件應用項目,從中也可以找尋到一條規律,那就是:電力行業軟件系統應用的重點已經從操作層面向管理層面逐漸轉移。主要集中在: OA系統、電力營銷系統、客戶關系管理、MIS系統、ERP系統等。電力行業改革的相關政策已經出臺,并在逐步實施當中。
2003年行業改革的步伐將會加快,而信息化工程作為行業應對加入世貿組織后競爭環境變化的強有力的手段,已經引起全行業的高度重視。預計2003年部分管理軟件的應用將廣泛普及,如MIS、ERP、電力市場技術支持系統等。OA系統全國聯網預計在2003年將取得實質性進展,到2003年上半年將達到18家網省互聯。另外,與“競價上網”相關的軟件將成為2003年新的應用趨勢。此外,電力改革中提到,在條件具備的地區開展發電企業向較高電壓等級或較大用電量的用戶和配電網直接供電的試點工作,因此,可以預計,與配電網自動化相關的軟硬件將是未來我國電力行業的應用和需求方向。
水利:2002年信息化投資10億元 今后5年將超過70億元
水利信息化,具體來講就是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發和利用水利信息資源,包括對水利信息進行采集、傳輸、存儲、處理和利用,提高水利信息資源的應用水平和共享程度,從而全面提高水利建設和水事處理的效率和效能。水利信息化的建設任務可分為三個層次,即國家水利基礎信息系統工程、基礎數據庫和水利綜合管理信息系統。我國水利信息化工作“七五”期間起步,“九五”期間啟動金水工程,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主要表現在:全國水利系統初步實現了從水情雨情信息的采集、傳輸、接收、處理、監視到聯機洪水預報;在全國范圍內開始建設“國家水文數據庫”并取得了部分成果;水利部門辦公自動化的水平也在逐步提高,開始實行遠程文件傳輸、公文管理和檔案聯機管理;一些水利部門建立了網站并進入了互聯網絡;建成了連接全國流域機構和各省份的水情計算機廣域網,并相繼進行了一些流域和地方的防洪減災、水資源管理的決策支持系統的研究開發工作。2002年,我國用于水利行業信息化建設的整體投資約為10億元人民幣,隨著國家和社會對水利信息化的重視的加大,未來5年,中國水利信息化建設投資總規模將有望超過70億元人民幣。水利信息化建設的突飛猛進,與國家提出進行“金水”工程建設有很大的關系。未來,我國的水利信息化建設將圍繞“金水工程”展開,計劃用3年的時間完成計算機網絡骨干系統的建設;完成水情分中心、工情分中心建設和中央報汛觀測站、報汛設施的改造;完成綜合數據庫、主要基礎數據庫的建設,建成中央防洪決策支持系統;建成淮河及黃河中游新一代天氣雷達應用系統;初步完成流域級及部分重點省級防洪決策支持系統等。隨著水利信息化建設的逐漸成熟,未來的水利信息化市場也會出現逐漸“軟化”的現象,即軟件與信息服務市場發展迅速,成為促進水利信息化市場持續快速增長的新動力。
教育:2002年IT應用市場穩步增長 2003年教育城域網將為重點
2002年教育行業IT應用市場整體規模穩步增長,2002年上半年,臺式PC在教育行業的市場份額達到13.3%,銷售量為54萬臺。隨著教育的信息化的程度繼續加深,教育行業對PC的需求還將有很大程度的增長,其在整個市場的份額還將繼續擴大。2002年高等院校PC的采購占教育行業市場的近40%,其中臺式機仍然是主體,筆記本達到近13%;中小學校PC的采購占教育行業市場的60%強,其中臺式機更是占95%,筆記只占不到4%。“校校通”工程更是進一步推進了教育軟件市場的發展。在學校建立和完善網絡的同時,教育軟件的應用業已成為這些已經建立自己校園網的學校目前最為關注的問題,2002年教育軟件市場同比增長超過50%。學校校園網的建設正逐步向基層發展。高等院校中有70%左右建立了校園網,同時在校園網上開展了遠程教育、數字圖書館、辦公自動化、網絡管理和教學資源開發等應用項目,開始向數字化校園方面發展。目前無論是中小學校園網還是高校校園網普遍存在著應用軟件和教學資源匱乏現象,隨著教育行業用戶越來越重視軟件和應用,教育資源庫產品在2003年有望進一步提升。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無線校園網解決方案已成為人們關注的新焦點。雖然無線解決方案要比有線解決方案成本高,但無線方案會是有線方案的有利補充。隨著大學生購買筆記本人數的增多,校園中的無線化設計將成為可能,學生只要通過移動PC和無線網卡就可以在校園的任何地方上校園局域網或聯接互聯網。
民航:2002年應用系統是投資重點 2003年服務和方案是利潤點
2002年,中國民航繼續加大信息化建設投入,投資重點集中在電子客票、機場離港系統和電子政務等應用系統,以及中航油的ERP項目。
2002年,民航在試點成功基礎上,擴大了電子客票的應用,電子客票在南航和深航得到積極應用。離港系統是民航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的基礎,全國吞吐量排名前100位的機場離港系統建設工程在2002年進入了攻堅階段,民航將完成56個機場的建設工程。電子政務是中國民航實現政府管理信息化的關鍵工程。中國民航在2002年加強了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
展望未來,中國民航將在全面啟動8大信息工程的基礎上,繼續重點建設全球分銷系統(GDS)、電子商務和電子客票、機場離港系統、電子政務、信息網絡基礎設施、空管信息系統集成、航空運輸企業信息化和中航油ERP系統工程等8大標志性工程,以此帶動民航全行業的信息化建設。在國家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的政策影響下,民航總局將投入一部分專項資金用于鼓勵發展民航自己的軟件產業。
2003年,中國民航將組建民航軟件產業基地,支持開發共性、關鍵性軟件,力爭全行業在未來3年內擁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軟件產品。
隨著6大航空集團的成立,如何有效地管理重組后的機構,合理整合業務流程,規劃具有延伸空間的信息基礎平臺,并建立更為有效的安全管理機制,成為中國民航信息化面臨的新問題。民航企業將對系統資源進行信息整合,使企業的各項信息有效集成,實現資源共享。中國民航將越來越重視安全信息體系的建設,日益提高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民航將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和防范機制,制定和完善網絡和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同時還要解決異地備份的問題。隨著IT應用的深入,民航IT服務市場正在走向成熟。硬件增長減緩,軟件和服務增長加快成為民航IT應用市場的發展趨勢。
中國民航信息化的縱深發展為IT服務市場需求的擴大創造了非常有利的條件,不斷擴大的民航服務需求吸引著IT企業向軟件和服務轉型,服務和解決方案將成為民航IT服務提供商未來新的利潤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