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1月26日,國家經貿委和外經貿部發出公告,初步裁決原產韓國、日本、美國的銅版紙存在傾銷行為,并對國內產業造成損害,3國不同公司的傾銷幅度從5.58%~71.2%不等,決定從當日起對3國進口產品征收傾銷保證金,并將在1年內做出最終裁決,以決定反傾銷稅的征收額度。
自2000年以來,韓國、日本、美國等銅版紙生產國開始在我國采取低價傾銷策略。鎮江金東紙業、山東泉林紙業、山東萬豪紙業、上海江南造紙廠4家企業聯合起來,于2001年12月底正式向我國反傾銷調查機關提起申訴。2002年2月,外經貿部宣布受理這4家企業的申訴。
銅版紙反傾銷案落定后,APP中國總部的總經理姚旭升一語道破目前人們最擔心的問題:“我們不會窩里斗。”4家申訴的銅版紙企業也對外界表示,此舉是向社會伸張正義,把市場維護好,達到公平競爭的目的。希望國內銅版紙企業共同維護好這種公平競爭的局面,在這一點上,造紙企業的觀點出奇的一致。
近年來,我國紙和紙板的生產、消費持續增長,消費結構的變化和由此引發的產業結構變化,為我國造紙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市場空間和較多的投資機會。同時,巨大的消費市場,成為世界造紙大國的必爭之地,也使我國造紙業成為備受外國產品傾銷損害的行業。
1999年的新聞紙反傾銷案和這次的銅版紙產品反傾銷案就是明顯的例證。我國銅版紙企業深受國外銅版紙傾銷的損害,不但造成了資金上的損失,而且嚴重阻礙了企業的發展。
目前,銅版紙市場價格雖然略有回升,但反傾銷的勝利來之不易,尤其目前還沒有終裁,如果我國銅版紙企業自己和自己斗起來,就會使人懷疑我們反傾銷的目的,對目前正在進行的調查也是不利的。如果想在價格戰上做文章,只能說明銅版紙企業還不成熟,即使暫時得到了市場份額,早晚也會丟掉。
這次初裁決定和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由于暫不涉及反傾銷征稅,將不會使國內銅版紙價格大幅上漲,但能有效地抑制國外產品對我國的傾銷,使銅版紙價格能在一個合理的區間運行。這將降低銅版紙生產企業的經營風險,改善企業的盈利能力,使我國銅版紙生產企業有良好的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