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園主的夢想]
53歲的胡光宇曾經是一位中國銀行黑龍江省行的一名職員。他被派駐海南島清理銀行在此的房地產遺留項目,經常在南方和東北之間奔波,2001年中國加入WTO后,胡光宇忽然作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他從銀行離職,來到海南島當了一名農民。他有一個奇妙的想法,認為未來中國的農業會和世界貼得越來越近,不僅工業上成為制造工廠,還會成為世界的菜籃子和果園子。被這個想法激動著,胡找了幾個合伙人,承包了500畝土地的30年使用權,成了“種植園主”。
他主要的產品是荔枝、紅椰、香蕉等熱帶水果,盡管目前國產的水果80%以上還是國內銷售,但是胡光宇相信,他的熱帶水果以后一定會走出國門。他剛剛參加了2002年12月份的海南島農產品冬季展銷會,和十幾家國外的商家建立了聯系。
胡光宇的故事并不少見,不但在海南島,在東北、山東和陜西,都有人和胡擁有相似的夢想。
北京郊區農業出口企業也已達150多家,其中年創匯1000萬美元以上的有7家。
但是,實現農產品大量出口的理想并非易事。“從中國進口的蔬菜就像在農藥里泡過一樣。”日本的《經濟學人》雜志說。
這不是它的一家之言。農產品出口方面,從年初開始,就有不少國家以“綠色”的名義,對我國一些“菜籃子”產品打出禁牌。貿易壁壘設置使我國部分企業產品出口受阻。幸好有一些執著的人仍然進行著農業出口上突破的努力。
中美農產品貿易爭端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前就成了焦點。經過雙方艱苦談判達成的《中美農業協定》中允許中國保持占農業產值8.5%的農業補貼上限,但同時對于美國特別關注的產品,比如大蒜和蘋果,則做出了特別的限制。2002年3月20日,我國頒布了《農業轉基因生物進口安全管理辦法》凡海外對華出口轉基因產品的公司必須向中國農業部申請證書,表明這些產品對人、畜以及環境無害。農業部將在270天內批復申請,3月、9月是每年兩次申請安全證書的時間。它巧妙利用了世貿組織允許的技術壁壘,象征著中國人開始學會用世貿規則保護自己。當然,這一年,中國在實踐農業方面承諾的努力也有目共睹。截止到目前,取消了糧食、羊毛、棉花、化肥等8類產品的配額、許可證和特定招標管理。
現在,中國農業仍然是一項高成本、效率低的產業,胡光宇的路注定還要走得很長。不過,沒人懷疑,如果一方面利用世貿規則保護本國農業,一方面走農業產業化道路,那片綠蔭濃密的種植園最終會成為胡光宇們心目中夢想的高利潤、可持續發展的金色產業。
[海關思變]
“跟兩年前相比,在中國加入WTO的這一年,我感覺到工作的壓力和挑戰是與日俱增。”北京機場海關旅檢處的彭剛說。三年前,彭來海關前在陜西武警總隊工作了10年。
一方面是工作量的增加,2003年,進出口岸的人數將劇增。2000年出入境旅客人數是688萬,“今年肯定會突破800萬。”彭說,現在每天的出入境人數超過2萬,而在1993年出入境的旅客不到300萬。“現在來華投資的商人增加了,但旅客的成分也越來越復雜,形形色色”。今年2月中旬—大年初三,彭剛成功查獲了一起攜帶毒品案。一個韓國人,在行李箱的夾層中,藏了2公斤多毒品—300多克海洛因,1600多克大麻脂、大麻膏—被彭剛發現。
另一方面的挑戰是要學習的東西也與時俱進。以前他們必需要掌握的外語有英語和日語,現在來華投資的韓國人多了,海關總署就要求他們要普及韓語。彭剛說。此外,除了平日的理論和業務技能的培訓,WTO的原則也必需學習。
彭剛說,挑戰最大的是如何掌握好監管和服務的平衡點。過去,所在的部隊是把守國門,現在依然是國門,不同的是它是國家的經濟大門—海關。監管是海關的第一要職,入世后,國家要求政府職能部門轉變角色,由原來的單一強調自上而下的管理到現在也同時強調政府部門的服務意識。海關作為政府一個重要的職能部門需要為國家的經濟服務,同樣面臨著向“服務型政府”的轉變。彭剛現在的工作要求已與以往大不相同,以前如臨大敵般地防止旅客偷漏關稅或者利用關口走私,現在卻強調外松內緊。
不止海關,越來越多的政府部門都在“跑步瘦身”。加入世貿組織后,我國加快了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轉變政府職能。日前,首批取消的789項行政審批項目已經正式向社會公布。第二批要取消的行政審批項目正在研究處理之中。
[把反傾銷當飯吃]
盡管這是一起忙了整整一年半的案子,但是作為去年1月1日我國《反傾銷條例》頒布之后,第一起對進口產品作出初步裁決的反傾銷案件,江南造紙廠的員工還是感到無比的歡欣。
去年11月26日,國家經貿委和外經貿部發出公告,初步裁決原產韓國、日本、美國的銅版紙存在傾銷行為,并對國內產業造成損害,3國不同公司的傾銷幅度從5.58%-71.2%不等,決定從當日起對3國進口產品征收傾銷保證金。并將在1年內作出最終裁決,以決定反傾銷稅的征收額度。
從2001年底,江南造紙等廠家就聘請了國內知名的律師事務所,準備了詳細的資料和數據,使外經貿部在很短時間內就接受了申請,去年2月6日啟動反傾銷調查。3月,外經貿部發出了調查問卷,要求申述方、國外廠家、進口商等幾方在37天內提交準確、完整的答卷,之后就是“真槍真刀”的檢查。5月,產業調查局的人專門來到江南造紙廠,在兩、三天內查閱了江南造紙廠所有的賬目、資料。
雖然江南造紙廠為這件官司的各種申訴費用、律師費用,花費將近10多萬元,但是結果令人滿意,銅版紙價格從去年的6700多元/噸,漲到如今的7200元/噸以上,對于年產2萬噸銅版紙的江南造紙廠而言,今年1-11月的銷售收入起碼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000多萬元。他們得到的還不僅僅是賬面上的收益。江南造紙廠人士說,一場考試下來,他們明白了利用世貿規則保護自己,并沒有想象中那樣困難。
2002年,我國遭遇了炮火最密集的“傾銷戰”。前10個月,共有16個國家和地區對我國發動47起反傾銷和保障措施調查,涉案金額近7億美元。同時外經貿部進出口公平貿易局局長王世春表示,預計未來一段時間,中國企業提出的反傾銷調查申請的數量也會增多,勝利也在增加,中國彩電重返歐盟就是一個例證。也許,未來中國和國外企業的反傾銷之爭,不但像廈華集團總經理郭則理說的把“應訴反傾銷”當飯吃,還要把“反傾銷”當飯吃。
[愛立信“倒戈”]
這是一個被看作進入WTO之后中國金融業遭遇挑戰具有標志性意義的事件。
2002年3月,南京愛立信熊貓移動通訊設備有限公司提前償還了中資銀行交通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等共計19.9億元的貸款,轉向花旗銀行貸得同樣的巨款。南京愛立信被交通銀行南京分行稱為“為數不多的優質客戶之一”,屬多年產銷率達100%的優質企業。南京愛立信倒戈讓中資銀行覺得突如其來,措手不及。
事后,中資銀行了解到,南京愛立信倒戈的主要原因在于中資銀行缺乏保理業務的經驗,沒有保險公司的“護駕”,無法為南京愛立信提供“無追索權的應收賬款業務”,相比之下,外資銀行在保理業務方面有豐富的經驗。
南京愛立信“倒戈”讓中資銀行感受到了中外資銀行在爭奪高端優質客戶上的壓力。在交行南京分行隨后呈遞給中央銀行的報告中,中資銀行加快金融創新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擺在了重要的位置。金融界不禁感慨,中外銀行真正進入了“論劍過招”的年代。
盡管按照中國加入WTO日程表,5年之內外資銀行就可以進入中國所有地方、為任何地區的客戶提供服務,但去年的外資銀行參股、收購國內中小商業銀行加快了步伐。匯豐銀行等三家外資金融機構收購了上海銀行18%的股權;不久前,美國新橋投資集團作為國外戰略投資者進入深發展。事實上,在過去的一年中,中資銀行已經開始直面外資的挑戰,在經營理念和模式上做出努力。商業銀行面向自身的改革也提上日程。國有銀行普遍加大了不良資產的清收力度,工行、中國銀行和建行將陸續在在2005年前后上市。
[DVD企業的措手不及]
專家的預言是早就擺在那里的了:“中國加入WTO之后最主要的挑戰可能是知識產權的法律問題”,但是誰也沒有想到事情會來的這樣快。
2002年的春節期間,也就是中國加入WTO才兩個多月,中國出口歐盟地區的DVD產品忽然遭到了一股突如其來的寒流——這些產品被飛利浦、索尼、先鋒三大技術開發商結成的聯盟在歐盟地區各海關大規模扣押,理由是:未繳納專利稅。接著,日立、松下、三菱電機、時代華納、東芝、JVC這六大DVD技術開發商結成的聯盟,對沒有支付專利費的約100家中國DVD廠商發出了最后通牒:如果在3月底之前仍然拒絕繳專利費的話,將采取法律手段。
這是它們在1999年6月通知中國的廠家購買專利使用權后的第二次警告。當年國內的企業誰也沒把這個當回事,結果,剛剛踏進WTO的門檻,就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5月8日,中國電子音響協會和6大技術開發商組成的6C聯盟終于達成協議,它們將按中國電子音響協會確認的企業名單,分別與之簽訂專利許可合同,一場DVD專利糾紛就此告一段落。最終,10%的中國DVD企業將被淘汰出局。
中國企業從未重視過的“專利”,最終變成了擋在它們面前的一堵厚厚的墻。“如何突破外國專利壁壘”成了加入WTO之后一個急迫的難題。也許方法只有一個:大規模地進行技術投資,以我國的核心技術及企業技術聯盟來對抗外國專利壁壘。
“技術確實是關鍵,但是有了技術并不意味著得到了知識產權的保護,有時搶先一步注冊專利,往往就意味著占領了市場。”國家知識產權局一位官員說。專利變成了企業一項重要戰略,近兩年來專利申請增長率一直是兩位數字。為了處理日益增多的專利業務,國家知識產權局去年已經招募了300多名新員工,據說今年仍然會繼續增加300人。相應的,入世后全國法院受理的知識產權案件也在不斷地增加,2002年上半年的新案件有2991件,跟2001年相比上升了2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