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獲悉,《優良藥房工作規范》(簡稱GPP)的藥店GPP評議認證建設與自查的工作已在全國范圍內全面展開,但由于北京非典疫情比較嚴重,協會決定延長GPP試點的申報工作。
GPP是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組織推廣實施的一套國際化的社會藥房藥學服務質量標準。GPP的發布得到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蔣正華、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領導的高度評價和肯定,同時也得到了業界的廣泛響應,大家普遍認為實施GPP能夠切實提升我國社會藥房藥學服務水平,從而充分發揮社會藥房的競爭優勢。2003年3月底協會嚴密部署了GPP評議認證試點推廣工作(見非處方藥協字[2003]第11號文件)。得到了各社會藥房的積極參與,到目前為止,已有蘇州禮安醫藥連鎖有限公司、深圳市萬澤醫藥連鎖有限公司、北京金象大藥房醫藥連鎖有限責任公司、長沙三九藥店連鎖有限公司、哈爾濱人民同泰醫藥連鎖店、湖北中聯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華北制藥集團大藥房有限公司、吉林大藥房、江西黃慶仁棧華氏大藥房有限公司、開封樂仁堂醫藥連鎖總店、上海華氏大藥房等24家連鎖藥店(90家門店)申報了GPP評議認證試點,2003年第四季度將公布一批“優良藥房”名單。2004年1月1日起《優良藥房工作規范》在我國全面實施。
由于歷史原因,我國藥店在整個醫藥學服務的鏈條中處于拾遺補缺的地位,也沒有藥學服務的概念,但進入21世紀,以新修訂的“藥品管理法”為綱的一系列藥品監督管理的法律法規相繼出臺,使我國藥品監管的力度大為加強,加入WTO后,中國醫藥行業做出了適應性調整。GPP就是為適應我國深化醫藥衛生體系改革和建立藥品分類管理制度的形勢,滿足廣大群眾自我保健、自我藥療觀念日益增強的要求,充分發揮社會藥房在醫療保健體系中的作用。十幾萬家社會藥房是醫療保健體系中直接為廣大群眾提供服務的重要環節,社會藥房的從業人員,特別是執業藥師、從業藥師等藥學技術人員是醫療保健體系中負有重要職責的工作人員,在藥學服務過程中,應逐漸從藥品為中心向病患者、消費者為中心轉移,保護病患者不受與用藥有關的傷害,并切實做到讓人民群眾用上安全有效的放心藥。
為了更好的配合GPP在我國的實施,推動我國藥房的藥學服務質量,中國非處方藥協會自我藥療教育中心和北京康聯自我藥療俱樂部共同組織陸麗珠、湯光、王功立、李大魁、趙志剛等全國著名醫學、藥學專家編寫了一套面向執業藥師、執業醫師、藥師、藥店店員和廣大消費者的《藥學服務指南》,此書將在10月底出版。這套書籍從《社會藥房藥學服務與管理》、《自我藥療指南》、《常用藥品介紹》、《安全合理用藥》和《藥品參考目錄》等幾個方面系統全面的介紹了藥學知識,是目前我國最權威、最規范的,優良藥房唯一必備的藥學工具書,也是一個展示藥品諸方面的重要媒體,同時還是醫藥企業相互溝通的銷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