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即將啟動第三次稅制改革,這次改革與以往有所不同。因為這次改革涉及到好幾個方面,首先是WTO有關國民待遇的要求,此外也涉及到國外公司在華的業務和中國公司在華和在國外的一些業務,所以這一次影響比較大。
所得稅是一方面。目前中國有兩套稅法,一套是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另一套是國內企業的所得稅法,WTO要求的是國民待遇,所以兩套稅法要合并起來,只有一套稅法讓企業遵守。其中對于免稅期、低稅率、優惠待遇是等跨國公司都極為關注的。
流轉稅是另一個方面。流轉稅對國家的財政收入影響很大。其中一個重要內容是關于增值稅的。改革以前,很多跨國公司來到中國后對中國的增值稅抵消機制不太理解,因為中國只允許你抵那些生產流程中作為生產成本的增值稅,其它如買辦公用品,買車都不能抵。當然,中國也必然要走向國際化的進程,但是采用與國外相同的抵扣機制勢必影響到財政收入。除非國家從其它方面來彌補這個損失,否則就會對中國的財政收支產生影響。
流轉稅中關于營業稅的情況目前也比較復雜。因為營業稅是只有服務性行業才征收,而生產性行業交增值稅,這其中的流程,許多的納稅人感覺挺復雜的,也希望將來把營業稅和增值稅合并起來。第三次稅制改革,可能把某些行業如交通、建筑等的營業稅去掉,變成增值稅。
最后一方面是個人所得稅。外國企業到中國投資,也帶來了不少外國人到中國來工作。如果來中國工作的外國人要承擔比它原工作國家高的個人所得稅,跨國公司就要負擔多出的這部分,間接地增加了公司的負擔。目前中國最高的稅率是45%,這個比一般 的東南亞國家、美國都高。另外,我們從最低5%到最高45%有9個級,將來改變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一個是最高稅率可能調低,另一個是中間的等級會減少。
東南亞國家的企業所得稅一般在20%——30%之間。與之相比,中國的33%的稅率是相對較高的。很多專家認為,中國要增加吸引外資的能力的話,要把稅率降低一點。一個跨國公司考察,要決定是在印度投資還是在中國投資,工資水平差不多,技術水平也差不多,他可能會重點考慮印度,因為它們稅率低。
對跨國公司來說,受稅制改革影響比較大的是一些一般性的生產企業,即那些不是受到國家鼓勵的行業。國家鼓勵的是高科技企業,會享受到一些優惠政策。現有的那些優惠不會完全取消的,會有所保留,但不僅是給外資企業的了。此外,為平衡國家整體的經濟發展,在中西部的企業可能會享受到一些優惠政策。
因為新的稅法一定要通過人大審議,看起來最快可能要到2005年才有望實施,但不太可能分期進行。我們希望稅法越早推出越好,明朗的政策會增加投資者的信心。很多專家分析認為合并后的中國稅率將在20%-25%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