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監會首席會計師張為國日前指出,我國近兩年內將強制實行注冊會計師的定期輪換制,以加強對會計師事務所更換的監督。他是針對如何完善我國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而說這番話的。
張為國指出,一個會計師長期給一個公司做事情,會現出諸多弊端,如員工或合伙人的提升和薪水取決于該客戶,就有可能和客戶發生復雜的利害關系,或作出各種妥協,或幫助造假,而且輕易看不出問題。因此,在此問題上,有必要借鑒美國在出現系列財務假案后頒布的《薩班斯—奧克斯萊法》,對一個審計項目的負責人,主審會計師每5年要換一次。
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頒布的注冊會計師指導意見盡管也有一定的要求,但缺乏對時間的要求。并且,迄今為止,我國尚沒有任何規范對輪換的最低期限作出要求。因此,張為國建議參照美國做法,在修改有關上市公司聘用注冊會計師的有關規定中,明確提出“審計項目負責人和注冊會計師至少每5年輪換一次”,并對其進行相應的跟蹤、監督機制作出規定。
同時,為確保信息的透明度,張為國認為應加強對大股東、管理層信息披露的監管。一方面對于股東管理層和上市公司之間的交易有嚴格的披露要求,此外,對他們的行為也要嚴格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