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處不相識 共愛有朋友
我與《黨員文摘》相識在四年前。那時,我在鄂西的一個小鎮教書。與我合住一個宿舍的中年教師,雖有許多書,但卻對《黨員文摘》情有獨鐘,每期雜志一到,總會拿在手里左瞧瞧右看看,愛不釋手,但從不在辦公室或者別的喧囂的場合閱讀,只在夜深人靜時才細細品讀。當初受之影響,我也將《黨員文摘》借來一閱。而我對《黨員文摘》的垂青,初始并非它的雋永美文,而是設計精美的封面和圖文清晰的印刷質量。有了良好的“第一印象”,才使我有興趣走進刊中,去細讀它的每一篇文章。讀后,我終于明白,一份走進讀者心中的“雙百期刊”為何發行量會與日俱增。
2002年9月,我因照顧家庭調回重慶。啟程前,我忙到郵局,希望能將我訂閱的《黨員文摘》改投新址,但那家郵局當時沒有辦理異地投送業務,該所一位年輕員工聽了我的陳述,囑我留下改投地址,并爽快地告訴我,今后一旦收到雜志,就幫忙寄給我。在他幫我寄完去年的最后一期雜志后,我去信向他致謝。他很快回了信,并在信中寫到:“不用謝。因為我也喜歡看《黨員文摘》,我也是它的熱心讀者,從這點上說,我們是朋友。”
《黨員文摘》 令我眼睛一亮
新疆巴楚縣四十四團金墩監獄二中隊干警 劉本國
說實話,以前我對《黨員文摘》知之甚少,只是一個偶然的機會,它才進入了我的視線。
那是去年年初的一天,我到閱覽室借閱雜志,見書架上有一本剛到的《黨員文摘》,當時圖書管理員正在忙于登記,我便順手取下一邊翻看,一邊自語道:“《黨員文摘》,以前咋沒看到過?”管理員一聽,忙向我介紹說:“這本雜志是搶手貨,挺好看的。今天放假來人少,你來得正是時候。”我站在那里粗略地瀏覽了一下,便趕緊登記,決定拿回宿舍細細閱讀。
回到宿舍,挑燈夜讀,頓感清風撲面,我被它特有的風格和眾多欄目的文章所吸引, 眼睛為之一亮,從此,便喜歡上了它。
每逢組織干警學習時,我就把《黨員文摘》的一些文章拿來與干警們進行交流。特別是前幾期刊登的《從數字看中國共產黨》、《胡長清案中案:揪出“行賄巨鱷”》等文章,在干警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大家深刻地認識到與時俱進的中國共產黨,對反腐敗斗爭的堅定立場。
漸漸地大家對討論《黨員文摘》有了濃厚的興趣:《黨員文摘》的標題制作、體裁選擇、 版式結構,較之一些期刊多年不變的“幾大塊”豐富了許多,活潑了許多,創新了許多;從文章來看,林林總總,豐富多彩,像一盤大菜,什么風味都有,讀之味美甘淳,十分可口。
雖然《黨員文摘》還有進一步提高之處,但我總覺得它有種無形的力量,催人進步,促我自新。
在十六大召開的第一個春天,我誠摯地祝它永遠亮麗!
我的眼中只有“你”
重慶市酉陽縣大溪鎮中心小學教師 田意獻
12年前,我從師范學校畢業,分到一個偏僻的村小任教。繁重的工作、惡劣的環境、微薄的工資,曾使我一度迷茫,先前的雄心壯志,仿佛也離我非常遙遠了。
一次在親戚家玩時,我順手找來了“你”—一一本叫《黨員文摘》的雜志,翻看之間,“你”高雅的風格,豐富的內容,好看而精致的文章,新穎的版式,頓時讓我有了“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感覺。臨走時,我特意讓親戚又找出許多期《黨員文摘》,把一大摞“你”帶回了學校。
從此,讀“你”每期篇篇文章不厭倦,讀“你”的感覺像三月。就這樣,“你”的眉目之間鎖住我的喜愛,“你”的唇齒之間留著我的誓言,“你”的一舉一動左右我的視線,“你”是我的良師益友,讀“你”到永遠。
“你”,全身散發出鮮明的黨性原則,在極具思想性的線條下,包裹著故事性、趣味性和知識性,適合各層次讀者閱讀。而走近“你”的內心:“卷首篇”富含哲理,叫人回味無窮;各欄目文章精彩紛呈,使人獲益匪淺;漫畫彩插,讓人賞心悅目……
后來,我終于擁有了“你”——夢寐已求的《黨員文摘》。讀“你”,提高了我的思想覺悟,帶我進入神圣的共產主義殿堂;讀“你”,增長了我的知識,使我在工作上得心應手;讀“你”,讓我生活更加充實,無邪教之亂耳,無賭博之勞形。如今,我們單位黨員人手一冊,大家讀“你”也總是贊口不絕。
多少年來,書報雜志走馬燈似的換來換去,但我的眼里只有“你”,始終陪伴我的也只有“你”——《黨員文摘》。
伴隨著十六大和煦的春風,“你”一定會經風雨而不衰,歷滄桑而彌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