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的一個夏夜,27歲的華萊士躺在蒙大拿州一處牧場的工棚里輾轉反側,他被一個不可思議的靈感折騰著,即:辦一本摘錄報刊精華的雜志,名稱就叫《讀者文摘》……
幾個月前,擔任韋伯出版公司圖書部書記員的華萊士,因向一名主管直言進諫被當場開除,身無分文的他四處當差,沒有一位姑娘看得上他。
正當華萊士準備將靈感付諸實踐時,美國對德國宣戰,他報名參軍,成為自愿應征的前22人之一。為此,他被編到三十五師,派駐法國。1917年9月,華萊士所在的部隊奉命攻擊撤退到齊格菲防線的德軍,戰斗即將結束之際,華萊士被一枚彈片擊中,戰友們將其送往醫院。
呆在醫院的那段日子,華萊士一直琢磨他在門大拿州牧場工棚里想到的點子。其間,他還專為士兵編輯了一本文摘雜志,并摸索出了一條經驗:將大多數文章的篇幅刪去四分之一,而不損及其精髓。1919年4月,華萊士回國、退伍。此后,他花了近半年時間埋首于明尼蘇達州公立圖書館,興致勃勃地做出了一本《讀者文摘》樣刊。
是時,他追求一位年長他一歲、叫莉拉的姑娘,沒想到,這位姑娘不僅接受他的求婚,而且稱贊他即將出版的刊物是一個“杰出的構想”。1921年10月的一天,華萊士和莉拉在妞約附近的快活鎮租了一間酒吧的地下室創辦《讀者文摘》并宣布結婚。當日,夫妻倆未陶醉在新婚的喜悅中,而是瘋狂地工作寄出了一大批訂閱促銷信。
1922年2月,《讀者文摘》創刊號問世。創刊號和樣本差不多,64頁,黑白封面,規格為5.5×7.5寸。為了宣示華萊士的出版理念,封面的下方寫著一排字:每個月從主要雜志摘錄31篇文章——每篇文章都有長久的價值和趣味,以濃縮和精簡的形式表現;可能是出于莉拉的建議,字的上方是一幅新潮的藝術畫;一名少女住在一個圓圈中,她龐大的裙子散在下面的空白處,一手拿著紙卷,另一手拿著的長鵝毛筆飄過肩頭。
《讀者文摘》創刊號一炮打響,此后,它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而今已成為在127個國家擁有雜志、書籍、行銷和投資營運的王國,其年收入愈2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