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下半年以來,全國棉花價格持續攀升。今年2月份,棉花價格平均指數已達12051元/噸,較1月均價上漲917元/噸,漲幅為8.2%。至3月4日,全國棉花交易市場老商品棉(平均等級5.3,平均長度25.85mm)最高成交價更是達13151元/噸,創歷史新高,比同期國際高等級棉價高出近1000元/噸。
這一數字已沖破棉紡織企業可承受的最高價格和心理底線。企業紛紛告急,棉紡業再次面臨嚴重局面;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代表全行業緊急呼吁,希望國家有關部門加大棉花市場宏觀調控力度,盡快平抑棉價。紡織協會給國家計委的一份報告建議,一是限期要求使用農發行資金收購的棉花應盡快投入市場、回收資金,以利于良性運作;二是增加進口棉花配額中一般貿易的分配數量,以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
然而,一些棉花經營企業對紡織協會提出的上述兩項措施及其所能起到的作用提出了疑義。有棉商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既然棉花價格放開,漲漲落落是正常的。如果強制性要求使用農發行資金收購的棉花盡快投入市場,將阻礙棉花流通體制改革,也不符合農發行放貨收息的要求。而第二條措施收效也不會明顯。因為如果我國棉花進口量增加,必將帶動國際棉價上漲。從以往國際棉價走向來看,國際棉價出現的任何一次波動,幾乎都與中國國內棉花市場的變化有著密切關系。加大國家儲備棉投放市場的力度和降低紡織企業的開織率,減少市場對棉花的需求量,以此來彌補供需之間的缺口,是平抑棉價過高的最佳手段。
原國家經貿委和國家計委有關人士日前表示,他們對棉花價格持續居高不下的嚴重情況非常重視。事實上,國家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全國棉花交易市場傳出消息,從3月4日開始,庫存棉拋售進度大大加快,每個交易日平均拋售約1萬噸,包括老商品棉和儲備棉。
但是,棉價仍繼續呈上揚趨勢。紡織行業一位資深人士預計,全國棉花價格短期內很難回落。由于造成棉價持續上漲的原因錯綜復雜,任何應急措施都不會很快奏效。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國家庫存棉并不是無限的。自2000年開始,國家已經在利用拋售庫存棉的方式調控棉花市場價格。經過三年運作,全國棉花交易市場累計拋售陳棉超過300萬噸,龐大的國內棉花庫存逐漸消化。到去年8月底,全國棉花庫存約合計225萬噸。另據農業部統計,2002—2003年度棉花總產量為490萬噸,加上預期進口50萬噸,2002—2003度總供應量為765萬噸。而國內紡織行業連續幾年的快速發展尤其是去年成為紡織行業的豐收年:全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直逼1000億元,出口創匯617億美元,實現利潤預計達到300億元。面對紡織業在2002年取得的良好經濟效益,社會上大量的閑散資金加大投入到紡織業。這都促使用棉量的增加。根據國家經貿委最近發布的數據,2002年紗產量850萬噸,按64%的用棉量測算,去年全年紡紗用棉量達576萬噸。按國家經貿委公布的行業指導意見,2003年全國紗產量將達到900萬噸。2002年9月到2003年1月全國紗產量351萬噸,今年2—8月紗產量按531萬噸計算,則2003/03棉花年度國內紡紗用棉量將達到599萬噸,再加上其他用棉(農民自用棉,損耗等)30萬噸,全國棉花消費總量將達到630萬噸。按正常情況計算,2002/03年度國內棉花期末庫存約為135萬噸。但如果過度拋售,期末庫存將繼續下降。
近兩年來的國內棉花市場,可謂風云變幻。2001年上半年,國內棉價也曾連續上揚,導致紡織行業壓錠調整以后最嚴重的效益滑坡。受2001/2002年度我國棉產量大幅度增長,棉花交易市場出庫儲備棉和陳棉拍賣等因素的影響,2002年初國內市場棉花處在一個較低的價位。第1—2季度國內中準級棉花銷售價格一直在7500—8000元/噸之間徘徊。然而,下半年國內棉花銷售價格又開始上升,8月中下旬沖到10737元/噸,9月份價格略回調,10月份價格又開始上揚,到12月份國內棉花價格已經上升到11028元/噸,比6月初上升了29.1%。此后,棉花價格上揚趨勢一發而不可收拾,今年2月13日229棉花電子交易撮合價格突破13000元/噸大關,達到2001年5月以來的最高點。(詳細變化參見46-48頁相關數據)
這次棉價持續走高的形勢,與2001年上半年有驚人的相似之處。但是,當時國際棉價在低位徘徊,大大低于國內水平。只是由于國內棉花流通體制等原因,導致國內外棉價不能接軌。而目前國際棉價也在高位運行,國內棉花市場回旋的余地非常有限。
國內棉價之所以持續走高,固然有紡織品出口增加價格向好、2002年棉花種植面積略有減少等直接原因,但主要是市場不健全造成的。一些棉花經營者囤積居奇,哄抬棉價,從而導致市場形勢更加嚴峻。
據了解,對于棉價的上漲趨勢,棉紡企業早有預料,但大都苦于資金有限而無法在低價位時多購進棉花。為了維持生產,很多企業現在不得不以每噸高出去年3000—4000元的價格購買棉花。但由于國內棉花市場價格一路大幅上揚,棉花企業期待后市看漲惜售心理更加嚴重,從而導致棉花市場基本有價無市,成交量很低。中西部一些紡織企業棉花庫存已不足半月。
紡織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其出口創匯和貿易順差在所有行業中始終占有數一數二的重要位置。如果棉價持續居高不下,造成紡織企業效益形勢惡化,不僅會使棉花供需狀況發生逆轉,受市場控制的棉花價格將急劇下滑,更重要的是將使國民經濟發展的全局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