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識經濟時期,作為傳播知識和技術的教育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特別是直接為經濟建設服務的教育形式——企業培訓在經濟建設中顯示出前所未有的重要性,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由于企業培訓事業的不斷發展,培訓的人群越來越多,范圍越來越廣,途徑越來越多,企業培訓的管理難度也就不斷地加大,所以,對企業進行規范化的培訓管理便成為實施企業培訓計劃中的一種重要任務。
近年來對于教育管理的研究很多,專家們大多從教育機構的角度出發談教育和培訓管理,或是從宏觀的角度談國家和社會的教育和培訓管理。筆者根據多年從事教育管理的研究和培訓管理的實踐經驗,針對作為受訓者的企業和事業單位在實施培訓過程中的管理進行一些探討,以期拋磚引玉。
現代企業培訓的社會化趨勢
根據教育和培訓的具體目標和功能性質,現代教育可以劃分為基礎教育、學歷教育、職業教育和休閑教育四大類型。有的學者把繼續教育看成是教育的一大類別,以區別于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實際上繼續教育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他既可以是學歷教育的繼續,包括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又可以是非學歷教育的繼續,包括職業教育和休閑教育等。學歷教育主要是指完成基礎教育以后符合各類社會就業機會要求的各類不同層次的學歷教育,包括中專、大專、本科和研究生階段的教育等。職業教育指直接為現代經濟建設各個職業崗位服務的非學歷教育和培訓,是正在蓬勃發展的重要教育領域。而休閑教育則沒有任何間接的或直接的職業發展目的,只是為了消磨時光和提高生活品質,是發展潛力最大的未來教育領域。終身教育理論的提出,主要意義在于不斷的開展職業教育和休閑教育。普及基礎教育,發展學歷教育,加強職業教育,開發休閑教育,四類教育并存,構成了我國現代教育的基本格局。
在原始社會時期,教育本來就是一種純粹的社會智能,沒有人專門從事教育工作,教育任務都是在人們生活、工作和斗爭的過程中完成。教育從社會生產活動中分離出來是從人類的第一次社會分工開始的。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長河中,教育不斷的發展,逐漸成為專門的獨立的職業,并且與生產勞動的距離越來越遠。社會分工使教育與勞動分離,又促使教育與勞動的結合。當社會分工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由于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與勞動分離的教育已經不能滿足生產和社會發展的需要,這就從客觀上要求教育回歸生產,與生產勞動重新結合。教育與生產相結合有三個不同的途徑:一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投身到生產勞動當中去,使教育的內容與生產勞動的需要相一致;二是勞動者接受再教育,及時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和技能,以滿足生產勞動的需要;三是生產和教育融為一體,建立學習型企業,使教育和培訓工作成為企業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生產和教育相融合正在成為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主要途徑,不僅代表著教育發展的基本方向,而且成為公認的現代經濟發展的加速器。建立學習型組織,建立學習型企業,甚至建立學習型社會,已經成為各界各級組織的共同呼聲,也得到各界領導者的大力倡導。建立學習型組織不僅解決了教育和生產勞動相分離的矛盾,而且使教育主體的角色發生了根本的轉換。在其他形式的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過程中,教育和培訓的主體仍然是專門的教育培訓機構,而學習型組織的教育主體卻是由從事其他的生產經營工作的機構擔任。生產經營機構不再只是被動的受教育的機構,而成為教育的組織者、實施者和管理者。與此同時,專業教育培訓機構的職能角色也發生了重要變化,它既是教育培訓工作的主體,是專業教育活動的組織者和實施者,也是生產和經營活動的學習者和研究機構,它隨時關注生產經營領域的新技術、新變化,研究其發展的動向,以便把握教育培訓的發展機會,更好地服務生產建設。
不斷升級的技術革命和知識更新使市場競爭愈加劇烈,企業的生存環境更加復雜,這就大大加劇了各類勞動崗位的生存壓力。為應對因來自于知識更新和技術變革而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提高員工的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企業界積極組織員工或員工自發參加與各自職業崗位相關的職業培訓,專業機構積極研發職業課程,逐漸形成系統的各級各類職業規范課程。在各級各類培訓機構的大力推廣下,職業教育成為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并在經濟建設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職業教育迅速發展,企業和個人踴躍參與和投資于職業培訓,是現代教育的一大特色。職業教育是把教育與生產勞動結合得最緊密的領域,也是學習型組織建設的主要內容。我們以企業為單位把圍繞著職業教育開展的培訓工作稱之為企業培訓。
隨著教育培訓工作在生產建設機構的廣泛推進,生產建設領域中的最新技術在教育培訓中應用的速度也大大加快。專業的教育機構更多地從事教育技術的研究和教育新產品的開發,并提供專業化教育服務。高科技企業也看好高新技術在企業中應用的發展前景,越來越多的企業投入到教育新技術的開發和推廣中,使教育手段不斷得到改進,教育渠道也不斷增加。如10多年前廣播電視教學在我國的廣泛應用,近年來計算機網絡和多媒體課件在教學中的應用,特別是目前正在蓬勃發展的互聯網遠程教育和正在升起并被許多教育機構看好的衛星遠程教育等,這些新型的教育手段和渠道,使得教育教學活動不斷跨越了教室的界限,學校成了沒有圍墻的校園。新型的教育渠道的出現對于擴大我國受教育的群體,保證教學質量,提高教育的效率等方面發揮了前所未有的作用。同時,有效的教育手段的選擇和新教育渠道的開辟成了教育培訓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
教育主體變化和教育主體角色功能的多樣性,教育手段和渠道多元性,學習型組織的建立等,使得企業培訓不再是一種普通意義上的教育,不僅貫穿企業的經營活動全過程,而且呈現出明顯的社會化趨勢。
企業培訓的業務模式
企業培訓一方面使受訓單位員工獲得新的知識,提高工作技能,并得到較高的經濟回報,另一方面,企業培訓也為培訓機構提供了業務發展的機會。培訓市場需求的擴大刺激了教育和培訓的產業化,促使教育和培訓的商業化進程,特別是企業培訓。在從事企業培訓的服務實踐過程中,優秀的培訓行業通過總結,逐漸形成了不同的業務流程和業務模式。不同模式的企業培訓流程是根據受訓企業內部的實際情況,包括條件、目標和需求,所采用的不同的業務模式。業務模式的優劣依賴于培訓機構的經驗和資源等,所以,業務模式的不同設置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培訓機構的專業水平、對培訓市場需求的把握以及培訓者的意志導向。
以受訓者為中心,從受訓單位的角度出發,企業培訓大致可分為如下四種業務模式:1、自選式企業員工培訓,2、派出式企業委托培訓,3、引進式企業委托培訓,4、導入式企業內部培訓。企事業單位可以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如業務需求、受訓者具體條件和崗位特征等,選擇恰當的培訓模式。
自選式企業員工培訓是在企業單位的組織或支持下,員工根據自身的志愿和工作崗位的要求,對門類眾多的職業培訓課程進行自由挑選,學制和開課日期都由自己選定。自選式企業員工培訓大部分由企業員工自己支付學費,利用業余時間參加專業培訓。單位對員工參加與職業崗位工作有關的培訓予以支持,并在必要時給予時間上的方便。有的單位也采取具體的措施對優秀的學員進行鼓勵,如學成后報銷一定數額的學費,根據培訓后的知識結構給學員及時調整工作崗位和職務等。將參加自選式培訓的員工與參加其他集體組織培訓員工一視同仁,是人力資本管理的明智之舉,也是知識資本運營的高超手段。
派出式企業委托培訓是受訓單位將自己的員工組織起來,派出去,委托專業的培訓機構根據特定的要求進行培訓。受訓單位往往根據單位的實際需求和受訓員工的客觀情況,參照培訓機構現有的教學體系和學制安排,與培訓機構商定具體的委托培訓事宜。委托培訓常常是在特定的項目運作、特別的專業技術或跨文化交流時產生需求。這種模式一般利用業余或工作時間采用公費培訓,有的單位可能采取半工半讀,公費和自費相結合的培訓形式,但單位會要求對培訓有必要的成績考評和效果評估。
引進式企業委托培訓是受訓單位將培訓機構的培訓體系和學制安排直接引進來,把老師也請進來,在企業內部設立培訓場所,對相應的企業員工進行相應課程的培訓。引進式企業委托培訓與派出式企業委托培訓,除培訓場所不同外,委托單位對培訓管理駕馭得更多,參與了對教學過程的直接控制,從而介入了培訓效果的考評以及對培訓效益的評估。另外,引進式培訓模式雖然可能會增加一些培訓支出,但卻可以為員工節省大量的花在路上的時間和費用。
導入式企業內部培訓是企業單位根據其整體發展戰略,在企業內部實施從上而下的系統培訓戰略。培訓前往往要邀請專業培訓策劃機構或專家參與培訓戰略的策劃,按著企業整體戰略的要求與管理者共同設計出具體的培訓方案。在單位管理者的參與和組織下,邀請機構或其他專業人士與單位主要領導人聯袂授課和訓練,組織單位對教學過程和效果進行了嚴格的控制,層層把關。導入式企業培訓的特點在于利用專業機構的經驗、資源和師資全面推行企業自己的理念,并實施關鍵技術和知識的普及。
企業培訓的渠道
任何形式的教育和培訓都是通過一定的載體和媒介傳播知識和信息,采用一定的手段組織教學活動。我們把教育的載體、媒介和手段等綜合起來稱之為教育渠道。不同的教育階段或教育內容往往會采用不同的教育渠道。由于教育主體的復雜性,受訓者客觀條件的不平衡性以及培訓效益的直接性,企業培訓的教育渠道就顯得更加多樣化。根據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在培訓過程中的距離和地位等關系的不同來劃分,可以將企業培訓的渠道劃分為面授、遠程教育和復合式培訓等三大類。
面授是沿用傳統教育渠道,教師和學員進行現場教學,面對面地進行交流。面授也分為課堂教育和實地培訓。課堂教育又分為大班授課和小班授課。面授是大家都熟悉的常規培訓渠道,在此就不多介紹。
遠程教育是一種新型的教育渠道,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員不一定要同一場所,甚至不一定在同一時間同步進行。從技術手段和媒體的角度來看,遠程教育可分為函授和刊授、聲像載體的教學、廣播和電視教學、互聯網在線教學以及衛星教學。從時間上同步與否的角度上看,遠程教育又分實時教學和非實時教學。
復合式培訓指的是在某一培訓的過程中多種教育渠道并存,多種培訓手段同時并用。如電視教學和面授的并用,聲像讀物和互聯網在線教學的并用,以及面授、在線教學和衛星教學的混合使用等等。
了解教育的發展現狀,充分利用現有的教育技術和手段,采用恰當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