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結合,就是要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答記者問時,把這一條作為今后經濟工作的重要原則。上下結合,這既是對改革開放20多年來特別是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我國經濟建設成功經驗的總結,又為我們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指明了清晰的工作思路。
簡政放權,保護、解放和調動地方積極性,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央政府一以貫之的政策主線。在不斷地探索和實踐中,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之間利益關系得到重新調整,地方的自主權明顯擴大;政府從社會生產生活的眾多領域退出。人民群眾的創造力得到極大釋放。從安徽鳳陽縣小崗村農民“大包干”生產責任制的創舉得到中央肯定和支持,到農村稅費改革的全面推進;從上一個項目要到國家部委蓋幾十個公章,到2002年國務院一次性取消789個行政審批項目;從國家計劃委員會在機構改革中改變為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再到今天的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央政府高度集中的計劃、色彩濃厚的經濟調節方式逐漸轉變,國民經濟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明顯增強,地方和民眾的積極性從而得以充分發揮,生產力因此得到了空前的解放和發展。
在充分調動地方積極性的同時,中央政府必須強化宏觀調控職能,實現“管”與“放”的高度統一,實現活力與秩序的高度統一。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中央政府加強宏觀調控,突出了宏觀調控的綜合性、間接性、靈活性,宏觀調控的科學性和藝術性大大提高,創造了微觀主體放活而宏觀經濟有序的好局面,既治理了通貨膨脹,又克服了通貨緊縮,宏觀調控由“適度從緊”、“穩中求進”適時轉向“擴大內需”,使我國經濟能夠克服種種挑戰,始終保持穩定快速健康增長。
要進一步運用各種政策工具,提高宏觀調控的綜合性。通過在調控總量的同時,加大對經濟結構的調整力度;通過堅持擴大內需為主,積極促進出口的增長;通過推進農村稅費改革,減輕農民負擔,增加農民收入;通過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提高城鎮中低收入階層收入;通過努力擴大消費信貸,確保消費的穩定增長;通過發行長期建設國債,降低銀行貸款利率,擴大融資渠道,放寬投資領域,促進國有和民間投資的較快增長。要進一步在減少直接宏觀調控的同時,加強間接調控。在保持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的同時,進一步提高宏觀調控的靈活性。
要進一步充分調動各級地方政府的積極性。中央政府該管的一定要管好,不該管的堅決放手不管。要完善政府的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職能,減少和規范行政審批,放手讓各地充分發揮創造性。國家要制定法律法規,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別代表國家履行出資人職責,享有所有者權益,權利、義務和責任相統一,管資產和管人、管事相結合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