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評一種成熟的繪畫風格,無論從文化、社會、美學等各個角度來進行考察,都是具有意義的。而面對姚新峰這樣一個謙和耿直,恬淡處世,只執迷于藝術的人,似乎更需要從繪畫創作自身的規律來加以考察和研究,或許更有價值。
姚新峰的畫風,無論是工筆還是水墨,總給人一種獲得靜化后的輕松感。這一方面是他的畫沒有任何張揚,在選擇題材上自有賞心怡娛的特點,另一方面更在于他創造出的是一種自在的藝術力量,一種由畫家自由駕馭技藝完善著作品的自身品格,輕快地叩擊著我們的審美意念,使我們在不經意中產生共鳴。
《蓮魚系列》與《庭院系列》是姚新峰近年來工筆畫創作的重要題材,《蓮魚系列》以荷花游魚、蓮蓬紅菱、古瓶鮮草為主要創作形象,如《水鄉清夏》、《夏蓮倩影》等等,這些悠幽秀美而又負載瑞祥含義的作品,作為心理的象征,寄托了他對江南水鄉的細膩委婉的情感。《庭院系列》可以看作是《蓮魚系列》的延伸和發展,從靜物式的雅靜小景延伸為對江南庭園一角的細致描繪,這類作品如《庭院深深》、《水鄉秋韻》等等,從題材內容的發展衍變上,可以感受到姚新峰對其作品形式不斷完善和對畫風的自覺創造。

姚新峰筆下的蓮花,或柔情如水,婷婷玉立,或俯仰伸展,婀娜多姿,都是以畫的意境來造形的。然而,盡管蓮花的形象如何不同,畫家卻敏感地抓住了花瓣造型方中帶圓而穎長翻展,這個具體而微的細部特點,并將其抽象為藝術形象的共同特征,來作為《蓮魚系列》的形式概念,完善了作品自身那種秀逸曼倩的形式語言。魚作為一種審美傳統的延續,也是構成畫風的重要方面。姚新峰寫實為主的手法,把黃顙魚的形象特征描繪得栩栩如生。通過魚眼的看、瞪、瞟、眇,口形變化的喜、怒、哀、樂,生動地傳達出盎然的生命力。魚的動作特征也很合乎節奏規律,或左右顧盼,前后呼應;或晃須搖尾,交頭接耳;足以使人抽象出輕靈俏妙的人格化這一形式概念來。這些從具體生動的形象中抽象出的共同的形象特征,構成了他“如水之委曲含蓄,柔美婉麗”獨特畫風的必要條件。可以看到姚新峰在某一時期對相同的藝術形象獨特性的表現上,顯示出把握形式特征的深厚功力,通過對具體形象的刻劃與提升,他創造出了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在對這種自在的藝術形式的抽象過程中,他把天性中的溫柔、細膩、敏感和智慧全都融化在其中,而這種柔情和智慧是非常美的。
閱讀、欣賞和品評姚新峰的各類畫作,可以感受到其作品的情感具有著多重性,它們淵于畫家藝術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深刻感受。從作品形象到形式,再從形式到風格這兩次抽象過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這些情感為基礎的。姚新峰把作品均勻地灑在時間長河的每個段落,不間斷地把新作推向社會,人們細細地感受他作品的藝術魅力,同時也感受到那充沛的情感占據著他的心靈,我們不能設想,沒有這些濃情密意,他如何把那美麗的蓮花、活靈的游魚、幽深的庭院,還有那負載著的美的天性凝結在畫面上而奉獻給人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