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瑪每年在中國采購總額以20魅的速度遞增,今年更:降達到150億美元。但跨國采購背后,是一條殘酷壓價和大肆抬價構成的利益鏈條。在這個鏈條上,中國產品到達沃爾瑪倉儲那一刻是分界點,之前是一個利潤空間被一再擠壓的過程,其后則被驟然釋玫,沃爾瑪獲得超額利潤。
紹興城一馬平川,出城往東25公里就是山區了,那里有一個富盛鎮,鎮上有許多人都知道沃爾瑪,因為他們給沃爾瑪做布。
在全世界有沃爾瑪的地方,人們都喜歡到天天低價”的沃爾瑪去買便宜貨,沃爾瑪則在全世界范圍內去尋找更加廉價的供應商,他們的觸角甚至穿越凹凸不平的公路,來到了這個在紹興縣第二貧困的富盛鎮。
數萬平方米的富盛鎮豐盛工業園區緊挨著鎮中心.破舊的瓦房或平房里不停地傳出機器轟鳴聲。園區靠最里面有一家金洲棉麻印染有限公司(下稱“金洲公司”),陳舊的廠房邊幾個著農民裝的工人在鏟煤,廠房里燈光較暗.借著門口漏進的陽光.可看見一條正在運轉的軋染流水線,還有密密的布灰飛舞。
41歲的竺亞君是旁邊村里的農民.剛剛過來上班一個月,她的工序是”拉直”。這個工作偷不得半點懶,更打不得瞌睡.因為稍有疏忽,染好的布上就可能出現皺條.老板就會扣她的工資。她的工資本來就不多,一個月400元,做得好,或者加班多,可能漲到450元。竺一天可拉布5萬米以上。
“紹興人一般不想做沃爾瑪的單子,價格低,質量要求又高”。紹興縣新紀元紡織印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沈德銘對金洲公司很熟悉,他介紹說,為了壓十氏成本,滿足客戶要求,金洲公司不得不加班加點地干。
但是金洲公司必須做沃爾瑪的單子。3年前金洲公司成立時,當地才不過5條軋染線,去年已增加16條了.到現在可能有100條左右“。金洲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金國梁介紹,不光軋染線增多了,而且新軋染線的技術性能也提高了,金洲公司面臨激烈的競爭。
金洲公司憑借起步早和3年前的一次機遇,拿到了沃爾瑪的單子,一開始每年只有幾十萬元人民幣訂單,后來不斷增加,現在已達數百萬美元?!蔽覀儚S的年產值接近2000萬美元.其中30%左右流到沃爾瑪?!苯饑赫f。
壓價與暴利
章亮是金洲公司的銷售人員,她對沃爾瑪的印象并不好 “沃爾瑪的價格最低,比中東低.比國內的價格也低?!?/p>
據章亮介紹,金洲公司給其他客戶做,一般利潤率可以達到10%~15%,但是給沃爾瑪做的毛利也只有5%。金洲公司之所以還在做,是因為在這種;吠況下公司依然還有錢賺.只是非常少而已。
雖然對沃爾瑪印象深刻,但是到今天為止,不管是金國粱還是章亮.都沒有親眼看到過一個來自沃爾瑪的人。金洲公司只不過是沃爾瑪供應鏈上的一個微不足道的環節而已。
”我們是跟香港的一家貿易公司打交道.他們是沃爾瑪的直接供應商”。章亮和公司其他人之所以知道是給沃爾瑪做布,是因為香港這家貿易公司的信用證上寫明了是給沃爾瑪供貨,他們也會專門說明金洲公司染的布必須通過沃爾瑪有關人員的質量檢測。
章亮介紹.目前金洲公司供應到香港的布料主要是亞麻粘。公司從織布廠進到坯布,進行染整加工,然后供應給香港的貿易公司.香港公司拿到貨后并不是直接送到沃爾瑪,而是再轉口到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在那里.也會有很多十分廉價的工廠,把這些布加工成襯衫或套裝,最后才供應到沃爾瑪的超市。
在這個完整的鏈條上.成品服裝到達沃爾瑪指定倉儲地點那一刻是一個分界點.之前是一個利潤空間被一再擠壓的過程,其后則被驟然釋放,沃爾瑪獲得超額利潤。
以金洲公司供應的布匹為例,沈德銘介紹,金洲公司供應給香港貿易公司的價格一般每米在11元一12元人民幣.香港公司把布轉到泰國一家服裝廠委托加工,再把成衣(如襯衫)以3美元(約25元人民幣)左右的價格賣給沃爾瑪.沃爾瑪掛到美國商店售賣的價格卻可以一下子飆升到30美元(約合240多元人民幣)或更多。
上海一位資深貿易人士介紹,就她原先經營過工藝品和現在正在做的鞋帽領帶等商品來看,進入沃爾瑪商店后的價格比供應商提供的價格一般都要高出6倍左右,有的甚至更高。
從公開資料看,沃爾瑪2000年在中國采購了100億美元商品,這些中國產品為沃爾瑪創造了270億美元的銷售額,這意味著170%的毛利潤。
沃爾瑪們的雩售傾銷
為此。香港中文大學研究學者郎咸平教授提出了”零售傾銷”的概念。
進入中國市場7年后.沃爾瑪已經開出了33家店,每家店超大的面積,低廉的價格引來顧客無數,但是至今卻還不見盈利。郎咸平認為,如沃爾瑪、家樂福、麥德龍等國際零售巨頭.無一例外地出現了在歐美市場賺錢,但在亞洲市場卻賠錢的反常現象,因此事實上是采取了由已開發國家市場貼補新興市場的”零售傾銷”策略。如沃爾瑪等跨國零售巨頭,在中國一般有兩塊業務,一塊是零售店,另一塊就是跨國采購,兩塊相互獨立,截然分開。
上海商學院連鎖經營管理系主任吳建國也持相同觀點 “家樂福一開始還沒有意識到這個策略,拼命在零售店上動腦筋賺錢,然而這兩年也加大了跨國采購的力度?!标P于這個觀點,他還有一段心有余悸的回憶。那是在1996年,沃爾瑪全球總裁李斯閻到上海參加了中國連鎖協會的年會。當時有學者問李斯閣 ”為什么不采用收購的方式在中國發展,”李斯閣略加思考后回答“因為成本太高,”
這讓許多學者百思不得其解,那時中國連鎖超市剛剛起步.網點少沒經驗不成熟正是成本低廉的時候,為什么沃爾瑪還說成本高呢,
吳建國用“羊狼之爭”來進一步分析 “按照沃爾瑪的策略,結果不是羊被狼吃了,而是不斷奔跑的羊累死了,”國企們應對外資都在跑馬圈地.規模不斷地擴大.相互競爭必:降曰益慘烈,然而它們不像沃爾瑪一樣可以通過跨國采購來補貼虧損,所以也缺乏后勁。一旦到了要跨下來的時候,勢必找人接盤,那時沃爾瑪就可能以最低廉的成本進入,還可以一舉拿到國企圈來的諸多黃金網點。
這就是”零售傾銷”的威力,外資巨頭們穩賺不賠.而實現這一策略的根本保證就是相當規模的、極其低廉的跨國采購,這種優勢是國內商企所不具備的。郎咸平因此也顯得憂心忡忡 ”一旦這些國際零售巨頭達到目的,極有可能出現上抬零售價、下壓進貨價的危險局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