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創業企業是與成熟企業相對而言的,主要是指沒有穩定的現金流,沒有成型的管理模式,甚至也沒有清晰可見的戰略,加上高科技本身具有高技術、高投入、高風險、高收益等特性,高科技創業就是一種風險很大的特殊選擇。據統計,經過創業投資的高科技創業企業的成功率平均只有20%,其余都是失敗的。因此,怎樣防范高科技創業企業失敗,已經成為所有高科技創業企業無法回避的問題。
高科技創業失敗的原因
1.創業者本身因素。對高科技創業企業而言,創業者是企業前進發展的第一推動力。企業成功與否,成功后能否持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創業者自身。這主要表現在:一是由于創業者對創業的認識不夠。二是缺乏專業經營知識。三是管理經驗不足。四是缺乏獻身精神。
2.技術因素。對高科技創業而言,產品技術水平的高低關系到產品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因此可以說,技術水平是第一位的因素。很多高科技創業往往就是依靠一兩項專利或專有技術成長起來的。從這個角度來說,技術就是這類企業的生命。如果創業者對技術方面的問題處理不當,則可能導致企業的失敗。具體表現是:(1)產品技術過于先進。(2)缺乏核心技術。(3)配套技術不成熟。
3.市場因素。對高科技創業企業而言,市場是企業生存的土壤。由于高科技產品的市場一般不是現成的,而是需要進行開發和培育。因此,理論上說高科技產品的市場較普通商品開發難度以及風險更大。失去了市場,高科技創業企業必然會死亡,這就需要創業者格外重視。由市場因素導致企業失敗的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1)沒有明確的營銷戰略。(2)對市場判斷過分樂觀。(3)入市時機錯誤,低估創業期所需時間。
4、管理因素。管理因素是指創業者因管理不善而導致創業失敗。主要表現在:(1)創新意識薄弱。(2)決策失誤。(3)組織結構不合理。(4)人事管理失誤。
5.財務因素。由于財務因素而導致高科技創業企業失敗的因素主要表現在:(1)缺乏流動資金。(2)創業經營成本過高,花錢大手大腳。(3)創業者對收入與利潤的概念模糊。(4)財務管理混亂。6.創業環境選擇錯誤。有些創業者為了省幾個錢選擇了不理想的地理位置,到頭來是顧客不愿意光顧這個地方。這個位置可能較偏僻,也可能顧客來這里不方便。有的甚至在農貿市場搞高科技產品銷售,導致企業產品形象不佳;有的在繁雜路段搞高科技產品開發,導致研發成本過高;有的在沒有門牌號碼的小胡同里設立公司,導致客戶不知如何和他們聯系,更無法有效地對外宣傳和開展業務活動等。由此可見創業環境的好壞對創業企業經營是至關重要的。那么多花些時間和金錢去找一個合適的地點就是明智的。
7.盲目多元化經營。有些高科技創業企業為了實現自己宏圖大志,不切實際地進行盲目的多元化經營,導致嚴重的問題。主要表現有:(1)創業企業發展目標不是建立在企業對市場的認識和對自身資源的把握的基礎上,而是憑創業者主觀的推導或以理想的追求來確定的。(2)企業目標理想化、浪漫化,不切實際,甚至頻頻亮出企業新的擴張目標。(3)主營業務不明確,到處投資,什么項目都敢做,甚至投資自己不熟悉的行業。(4)有錢不知道如何花。(5)過于注重跨行業數的增長,而不注重資金和銷售要素的增長。(6)無完整的短、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匹配的組織構架。“多元化”是一把雙刃劍,那種不講條件、不計實效,盲目多元化,最終將以失敗而告終。
防止創業失敗的對策
1、組建一個強有力的管理團隊。我國高科技創業者大多數是技術的發明者或技術的掌握者。他們往往在協調人際關系上具有明顯的缺陷,要么就凡事都要經手,要么對企業管理的混亂視而不見。在這種情況下,最好的辦法就是組建一個強有力的管理團隊。它應包括由生產、營銷、財務、研發等不同經歷專長具有豐富經驗和與輝煌的成功記錄的人士組成,其中每一位成員至少能夠承擔一項職能性工作,并應使自己的素質能夠適應該職能工作的要求。一般而言,在企業規模不大時,創業企業的管理團隊最好至少由四人組成,一人具有技術和產品開發的專長,一人具有營銷方面的經驗,一人具有財務管理和行政方面的專長,另一人主管生產運作,或是全面負責的總經理(在此情況下,由技術經理主管生產運作)。在規模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希望能夠根據企業發展的需要,不斷調整管理結構,保持管理運作的高效率。
2.擁有核心產品或提供某些服務。高科技創業必須要有核心產品以及核心產品的技術和提供某些服務。創業伊始都是圍繞技術含量高的產品來進行創業的。核心產品應具備一些特征:一是功能獨特性。即產品能否在功能上區別于現有的產品和服務。具有獨特性功能的產品,一般容易在特定市場領域創造很高的占有率,同時也比較可能在短時間內打開市場。二是質量可靠性。一般而言,顧客希望高科技產品的性能較一般產品更為優異,質量也更有保證。三是產品創新度。大多數情況下,高科技產品對市場而言是全新產品并且科技含量很高,這既是優勢也是劣勢。如果此產品能滿足新的要求并能為潛在顧客所接受,那么產品將帶來超額利潤并獲得成功,反之,如果由于技術服務不能配套或顧客對高科技成分有所顧慮,則產品有可能在商業上失敗。四是技術服務。由于高科技產品一般在使用和維護上較普通商品更復雜,因此無論在銷售過程中還是在售后使用中都必須有良好的技術服務予以支持。
3.進行廣泛深入的市場調查。市場研究不僅局限于抽象的數據統計和試驗基礎的統計。市場調查包含很多不同的任務,主要是要弄清楚以下幾個問題:本產品是否能開拓新的市場?市場潛力如何?何時進入市場最恰當?市場是否能高速成長?進入市場的壁壘有多高?市場范圍及市場份額有多大?等等。高科技創業前的市場調查、分析,在數據統計基礎上,不能完全迷信定量分析,更重要的是對新市場或新產品前景的定性分析,這將大大提高創業成功的可能性。
4.進行充分的資金準備。高科技創業對資金需要量是很大的。這需要創業者進行充分的資金準備。高科技項目的高失敗率使銀行貸款望而卻步,這個資金來源只能依靠:一是天使投資者,主要是指創業者自己的親朋好友。二是創業團隊和職工,即創業團隊自己出一部分資金或從職工中進行股本募集。三是風險資本,即從一些風險投資基金等機構投資者那里獲得所需要的資金。
5.尋找潛在的多個戰略伙伴關系。高科技創業規模比較小,企業實力弱。因此,有必要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資源,建立廣泛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提高自身的競爭能力。創業者可以通過市場調查、競爭分析,確立創業后可以建立戰略伙伴關系的大企業、投資機構、科研機構、金融機構的潛在名單,在技術創新、市場營銷、融資擴張等方面有形成高科技創業經營發展的多種可能合作伙伴關系。
6.制定一份完整的商業計劃書,并進行全面的評估。高科技創業者不僅需要有好的技術與產品構想,資金、市場、專業管理等,而且還需要有一份好的商業計劃書。原因是:商業計劃書一方面是創業者創業的藍圖,可以比較客觀地幫助創業者分析創業的主要影響因素,能夠使創業者保持清醒的頭腦,同時還可以凝聚創業團隊,增強創業團隊的戰斗力。另一方面,商業計劃書也是創業者與風險投資家之間相互溝通的橋梁,是創業者對外融資的敲門磚。它能夠清楚告知投資者有關事業經營與發展的過程與結果,提供投資者詳細的投資報酬分析。在制定一份完整的商業計劃書后,創業者還要對商業計劃進行全面的評估,主要包括財力評估、經營管理能力的評估、市場環境的評估、技術支撐的評估、投資回報的評估,以此來全面檢驗創業計劃的可行性,避免發生失敗的可能性。除此以外,選擇一個理想的創業地點和其它配套的外部環境對高科技創業來說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因此,多花些時間和金錢去找一個合適的地點將是十分明智的。
(作者單位:廈門大學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