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和原則固然重要,但溝通更是關鍵的一環,離開了溝通,績效管理就會走形,就會偏離設定的方向。
在企業的管理體系當中,績效管理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但在實際運用中,許多企業的績效管理卻并不盡如人意,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管理層覺得績效管理非但沒有達到預期設定的目標,而且嚴重挫傷了員工的積極性;在員工眼中,績效管理就是業績考評,往往認為考核結果并沒有反映出自己的真正的工作成績,考核是不公平的,因而怨聲載道。為什么會產生這種尷尬的局面呢?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絕大多數都可以歸因于目標和體系設置的不科學和不合理。就象建一座立交橋,根基不牢固,再美麗的橋也只是擺設,非但不能帶給人們便利,反而是一種危險。同樣,沒有科學合理的目標和體系,績效管理也只是空談。
關于績效管理目標和體系設置方法有很多,比如關鍵績效指標法,目標管理法,標桿超越法,平衡記分卡,360度考核法等等;關于績效管理目標和體系設置的原則也很多,比如可衡量性原則,戰略相關性原則,重點突出原則,可執行性原則,激勵原則,全面原則,公平性原則等等。原則大體是要遵循的,理解上因環境而異。方法并無優劣之分,對于企業來講,沒有必要追求所謂先進的流行的方法,只要合適的就是好的。企業無論選用什么樣的方法采取什么樣的原則,千萬不要忘記了一條:溝通是關鍵。
績效管理是管理者和員工共同的責任。往往有人錯誤地認為績效管理僅僅是管理者對員工應該做的事,員工在其中是完全的被評估者。如果持有這樣的態度,在實踐中就會表現為管理者將設定好的績效標準強加給員工,員工則很容易產生抵觸情緒,即使是一個公平合理完美無缺的績效管理體系。績效管理的推行也因而變得困難重重,引發出這樣那樣的問題也就難以避免了。如果在績效目標和體系設置時,能讓員工參與其中,員工會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并產生滿意感。社會心理學有一個重要的發現,當人們參與了某項決策的制定過程時,他們一般會傾向于堅持立場,并且在處于逆境下也不會輕易改變立場。因此績效目標和體系的設置過程,也是管理者與員工進行充分的雙向溝通的過程,通過平等的交流與溝通,上下達成一致目標,績效管理也就會落到實處。溝通的本質就是讓員工參與,讓員工由被動的接受者成為目標和體系的決策者,由績效管理的阻力變為動力,從而極大的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績效目標和體系設置時,管理者和員工應就哪些內容進行溝通呢?
·企業的戰略目標和整體目標是什么?
·員工在績效周期內所要達到的工作目標是什么?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員工何時完成這些目標?
·完成目標的結果應該是怎樣的,評判的標準是什么?
·員工在完成工作時可以擁有哪些權利和得到哪些資源?
·員工在達到目標的過程中可能遇到哪些困難和障礙?
·管理人員會為員工提供哪些支持和幫助?
·員工是否需要學習新的技能以確保完成目標?
管理者和員工通過溝通和交流對績效目標和體系達成共識,企業的整體目標與員工的努力方向才會統一,通過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溝通循環,才能整合企業、部門、個人的目標。其實在績效管理的控制與執行階段,評估與考核階段,反饋與提高階段同樣離不開溝通,溝通要貫穿績效管理的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