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民營企業,我們也面臨著一場有史以來最嚴峻的挑戰:那就是如何從邊緣走向主流,也就是從被排擠、打壓、躲避、逃生甚至反叛,轉為陽光下經營,融入市場經濟的主流,以建設性姿態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所謂主流,就是敢擔當、能負責;具有主流意識,就是要以對社會負責的精神經營企業、回報社會。這方面,我在文化界找到了一個叫張藝謀的先進分子。所以,我用他做這篇文章的題目,也算是給民營企業一個忠告:“讓你的公司更張藝謀”。
張藝謀曾經是老知青,插過隊,當過工人,業余時間癡迷攝影。大學時期和剛畢業那陣,正是對文革的批判時期,政治性壓抑正逐漸釋放。盡管如此,他的作品和個人在電影界的位置卻是一個邊緣、逃避、批判和反抗的形象,具有試驗性、先鋒性,但不是主流。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時代的進步,張先生漸漸走出“反叛者”的形象,融入電影甚至整體文化的主流,不僅拍出眾多為市場和政府都叫好的片子,執導西洋歌劇和芭蕾舞,忘情于桂林山水,而且主機申奧大片,導演會徽揭幕乃至奧運開幕大典,一躍成為市場和政府之驕寵。但張先生本人卻異常清醒,并不恃寵而驕,反倒更加慎言謹行,在大展才華的同時,表現得對社會對自己都更加負責。如今,張先生就是中國的當代文化、甚至是最被世界接受的當代中國主流文化的一部分。
其實,民營企業這二十多年來也經歷了這么一個由邊緣、反叛到主流與合作的演變。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必要補充”就是邊緣,作為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始融入主流,而加入股份制或混合經濟公有制經濟則完全是主流了。所以,民營企業只有迅速將自己的角色定位融入主流經濟,擔當起社會責任,才能真正成為像張藝謀那樣的市場與政府的驕寵。
《中國經營報》 馮侖
綠色的GDP
科學發展觀催生新型國民核算體系,即“綠色GDP”?,F在的GDP已經不能完全反映自然與環境之間的平衡。從社會角度看,GDP將質量好的和壞的產出一視同仁地計算在國民財富之中;從環境角度看,它認為資源和生態環境是自由財富,不考慮資源的稀缺性與生態的退化;從經濟角度看,它只記錄看得見、可以價格化的勞務,其它對社會非常有貢獻的勞務卻被摒除在外。
“綠色GDP”應該是傳統GDP減去自然部分的虛數和人文部分的虛數。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聯合國、世界各國政府在如何構建以“綠色GDP”為核心的循環經濟體系中一直進行著艱辛的理論探索,探索持續至今。1940年到1968年,美國每年的“凈經濟福利”所得幾乎只占GDP的一半;按照凈國民福利指標計算———凡超過國家制定的污染排放標準,企業均應列出所需的治理經費,這些治理經費從GDP中扣除———日本在1973年的GDP增長率為8.5%,扣除治污費用后,事實上只有5.8%的增長率。
1985年至2000年的15年是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期,GDP的平均年增長率為8.7%。如果令“名義國民財富”等于100%,當扣除損失成本和借用成本(生態赤字)后,15年來中國的“真實國民財富”只是名義財富的78.2%,財富虛數為21.8%。
這個數字意味著:過去15年我國GDP的實際年平均增長率只有6.5%,即每年平均有2.2個百分點為“虛數”??梢钥隙ǖ氖?,目前所得出的GDP數字里有相當一部分是靠犧牲后代的機會來獲得的。
以上結果將對中國國民財富的積累與國民財富的質量產生十分重大的影響。國家由此而制定的能源價格、資源價格、溫室氣體的生態補償規則、社區環境損益核算、綠色稅費額度、城市綠色仲裁等,都要求對統計制度在可持續發展理念下進行統一的規范。
《經濟觀察報》 牛文元
康師傅套現 機會上的迫切
1月5日,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0322.HK,下稱康師傅)、朝日啤酒和伊藤忠商社及雙方的財務顧問摩根大通和野村證券聯合宣布:朝日啤酒和伊藤忠商社將以3.848億美元(約30億元),收購康師傅飲品業務50%的權益。
這項收購為近年中國消費品市場中涉及交易金額最大的并購案。
三方宣布,其目標是:“憑借強大的本地品牌及東方飲料生產專業技術,三巨頭聯手實現市場競爭力最大化,進一步提升康師傅在中國飲料行業的領導地位,致力于將康師傅飲品打造為中國飲料業的巨擘?!?/p>
截至2003年9月30日,康師傅負債總額為7.99億美元,相對于總資產13.71億美元,負債比例為58.32%,而同期手中持有的現金為1.83億美元,康師傅是否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償債壓力?該次收購的財務顧問摩根大通大中華區運作委員會副董事長郭明鑒認為,作為一家贏利狀況良好、市場領先的企業,康師傅的套現是出于“機會上的迫切”,并非出于財務上的迫切;康師傅要在2006年內地市場完全開放到來之前盡快做大做強。
康師傅并非首次引入日資股東。早前,日本三洋食品株式會社已持有康師傅33.2%股份,與頂新(開曼島)控股有限公司并列為康師傅的第一大股東。康師傅與伊藤忠商社也早有淵源。2002年10月,伊藤忠商社與康師傅母公司臺灣頂新集團合作,在內地開設便利店及餐飲連鎖店。
李文杰認為,康師傅飲品的重組對市場的短期影響不會太大。他預期2004年的茶飲料市場的康師傅、統一、娃哈哈排名格局將會發生變化。李說,對此統一已有相應措施,在未來2-3個月將會在市場上體現出來。
《21世紀經濟報道》 錢琪
SK中國辦醫院
外資就像著了魔一樣,紛紛直撲中國醫療領域—————韓國SK集團,就是最新的一個。12月30日,注冊資本2000萬元人民幣、目前已投資2900多萬元的北京愛康醫院在京揭幕開張,這是一家設置床位僅50張,針對中高收入者的小型營利性醫院。從未涉足醫療領域的SK,以中國政策允許的70%上限份額絕對控股該醫院,有著政府官方背景的衛生部國際交流與合作中心以中方股東身份加盟。這是中國第一家由世界500強企業投資成立的合資醫院。
“這應該是SK全球戰略的一個突破?!盨K中國總裁謝澄為中國醫療項目獲得董事會支持感到十分興奮。他分析,SK在中國投資項目一般遵循三大條件:一是是否中國市場本身增長的需要,而不僅為了擴張的需要;二是該項目或事業是否對于SK集團成為社會優秀企業公民有所幫助;三是必須與企業核心競爭力相吻合。
謝澄說,SK進入醫療領域,的確沒有經驗,但是“核心競爭力卻是一樣的”。他分析認為,無論電信運營、能源化工領域,還是酒店業等,其根本元素離不開“服務”二字,而SK最大的核心競爭力正是“服務”。
《21世紀經濟報道》 陳楫寶
可能的金融新政 從三個體系入手
目前我們的改革,包括存在的一些問題,我感覺還要從制度體系、市場體系和組織機構體系這三個方面入手。
第一,體制方面更重要是要打破單一的所有制制度,推進產權的多樣化。
從根本上說,包括股份制商業銀行、財政的投資、企業發展的投資,應該是80%以上的股份都是屬于國有的。我們反思一下,它們可能事實上造成了目前我們的一些國有商業銀行內無發展的動力、外無競爭的壓力,缺乏激勵機制,到現在我們不能在產權上入手。四家國有銀行的上市僅僅是一種形式,關鍵是從產權上理順這些銀行的法人治理結構、管理機制以及運行機制,以及整個體系,才能從根本上、從制度方面來解決。第二,金融體系所含的市場體系。目前我們的市場體系從貨幣市場、股票市場、資本市場還有保險市場來講,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市場缺勢、人為阻隔,這幾家市場資金不流動。我們的金融體系和金融市場是不完善的,比方說一級市場、股票市場中間連接的債券市場我們還沒有。第三,金融組織體系。應該說這么多年,在金融組織體系方面,我們確實取得了很多成績。按道理來講,這些金融與經濟結構發展相適應的金融組織體系的結構,也應該是相對比較健全的。
但是,為什么還是貸款難、金融服務難,產生不良資產,也都是源于我們下一步在改革中要解決的問題,要依賴于前面我談的制度和市場這兩個方面來改革。
最近國務院要推出關于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就是如何完善農村中小金融體制改革,也將有一些新的動作和新的舉措,這里面包括引進一些民間資本,對一些小的銀行完全可以進行股份化經營,這個股份化的股本結構,不僅是企業法人,民間資本也可以參加,甚至個人也可以參加。
《經濟觀察報》 焦瑾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