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濤
隨著經濟體制和金融體制朝市場化方向的不斷發展,我國金融市場建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規模不斷擴大,市場參與主體日趨廣泛,基本形成了初具規模、分工明確的市場體系。但與國外成熟的金融市場相比仍存在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
一、我國金融市場現狀
1.廣義貨幣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M2/GDP)
該指標通常被用于分析經濟活動的貨幣化程度。近20年來,我國廣義貨幣供應量的增長速率遠高于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率與通貨膨脹率增長率之和。從表1中可以看出,我國廣義貨幣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呈逐年上升趨勢,并且與其他國家相比也處于較高水平。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我國金融深化的必然表現;二是我國資本市場發展滯后,金融產品單一,儲蓄為居民的主要投資手段;三是銀行高額的不良資產導致貨幣政策傳導過程中出現貨幣滲漏。
2.銀行等金融機構存款余額
截止2004年9月,我國人民幣儲蓄存款余額為11.6萬億元,雖比年初增加1.18萬億元,但同比少增2070億元;人民幣企業存款余額為8.1萬億元,比年初增加7523億元,同比少增2624億元。1995年以來銀行等金融機構存款余額增長幅度如表2所示。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一是2003年10月以來,一年期實際儲蓄存款利率持續為負,居民對物價上漲的預期提高,儲蓄意愿明顯下降;二是2004年初以來,股票和基金融資增多,分流部分儲蓄存款。
3.股票化率
股票化率是指股票市價總值與同期GDP的比值。從表3中可以看出我國股票化率至2000年一直呈上升趨勢,2001年后則逐年下降。這說明我國證券化程度有下降的趨勢,近期違規事件頻頻發生等因素導致證券市場難以有效運行。盡管我國證券市場在市場機制建設、投資主體與融資主體等方面都有長足發展,但與國際水平相比,我國證券市場的總體水平和規模仍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
4.保險費率
保險費率是衡量一國公民保險意識水平和保險市場發展程度的指標,一般用保費收入占同期國內生產總值之比來表示,又稱保險深度。從表4中可以看出,我國保險費率呈逐年遞增的趨勢,由1995年的0.79%上升到2003年的3.32%。但與其他國家相比仍處于較低水平,只是香港6.7%的一半,與發達國家平均8%左右的水平存在不小差距。
二、我國金融市場發展對策分析
(一)建立有效的金融監管體系
金融市場的發展一直伴隨并推動著金融監管體系的改革。判斷一個金融監管體系是否有效的基本原則應為是否能逐步放松管制,減少行政審批,為金融機構業務創新提供良好的環境。因此要切實把監管職能轉到主要為市場主體服務和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上來。通過行業規劃、政策引導、市場監管、信息發布以及規范市場準入等手段,調控金融市場,防范化解風險,促進金融市場持續、健康、快速地發展。
目前我國分業監管框架已經不能滿足對一些金融控股公司監管和混業經營發展趨勢的需要。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雖然分工明確,各司其職,但彼此之間缺乏有效的協調機制。短期內,應該考慮建立各監管機構之間實質性的協調機制,開展合作,形成合力確保金融市場的安全運行;長期來看,可以考慮成立國家金融監督管理部,集中對銀行、證券、保險等行業進行監管。這樣可以增強協調的有效性,又可避免監管上的真空。
(二)積極推進利率市場化進程
目前雖然2004年是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進展最快的一年,部分利率已經或基本接近市場化,但是利率市場化改革并未取得突破性進展,利率仍然受到管制,靈敏調節仍然受到限制。利率市場化改革必須循序漸進、分步實施。要建立由市場供求決定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機制,中央銀行通過靈活運用貨幣政策工具有效調控和引導市場利率走勢,充分發揮利率優化金融資源配置的作用。同時,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必須有一系列政策措施協調配合,包括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的產權改革和國有商業銀行的商業化改革等。
(三)深化國有商業銀行改革
在金融體制和金融市場深刻變化的背景下,對國有商業銀行要嚴格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建立起真正的現代企業經營管理體制,從根本上改變現有的經營管理模式,最終使其成為法人治理結構完善、內控機制健全、按照市場化機制運作的現代金融企業,而決不是僅僅將稱呼改為股份公司那樣簡單。同時,也要對股份制銀行進行制度創新,真正按照現代商業銀行的標準,建立內控嚴密、運轉規范高效的經營機制和管理體制,全面提升其經營管理水平和盈利水平。
(四)規范證券市場主體行為
首先是投資主體。我國的證券市場正經歷著從散戶與機構投資者并存向以機構投資者為主要投資主體的過渡時期。發展和完善證券投資基金及逐步地允許保險資金等投資證券市場是投資主體深化的主要途徑。其次是融資主體。為國有股、法人股的流通創造積極條件,逐步實現資產存量的流動;在規范化的基礎上,推進國有大中型企業的戰略性重組;擴大國有企業的債券發行規模,完善國有企業的資本結構,改變對銀行信貸的過度依賴;加大國有企業經營的外在壓力,促使其轉換經營機制,提高管理質量。最后是證券公司。建立風險控制長效機制,在制度設計上嚴防證券公司挪用客戶資金,同時建立有效的融資融券機制;完善客戶保證金的安全保管和受償制度,確保客戶資產安全;通過收購兼并的方式實現強強聯合,增強抵御風險能力。
(五)建立完善的保險市場運作機制
根據入世承諾,我國對保險業采取的過渡期保護措施2004年年底到期,取消對外資的地域限制,保險業競爭將進一步加劇。要轉變經營模式,徹底改變依靠低賠付率來維持高增長率的現狀,完善市場運作機制,使保險公司的工作重點切實轉換到完善內控、強化管理、創新產品、提高服務質量上來,這種轉變應該是保險公司自愿、主動適應市場機制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