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珠心算是以算盤為工具,運用純熟的珠算技能,生動直觀地進行運算,同時在大腦中想象撥珠進行運算,強化算盤在大腦中的印象,大腦立即作出決策,大大提高心算的運算速度和準確度。
在珠心算的活動中,最關鍵是記憶力的培養,在進行數學記憶的練習中,有聽數記數和看數記數兩部分,在提高幼兒攝數能力的基礎上,再進行映象記憶的練習,建立腦中靜珠圖像,并由“靜珠”狀態轉化為“動珠”的狀態,以達到腦撥珠的最高境界。可以說珠心算教學的過程本身,就是激發孩子多智能的過程。
如何使孩子對珠心算產生興趣,喜歡撥珠、喜歡數字?
1、嘗試把算盤當成新鮮的玩具,引起孩子的注意。愛玩是孩子們的一種天性,對于新鮮的玩具,孩子永遠都不會說“不”,一定會去爭著搶著去擁有它。可以先把算盤“打扮”一下,四四方方的框上可以貼上漂亮的貼紙,呆板的算盤就改頭換面了。
2、把算盤當成游戲的材料,體驗快樂。把抽象的珠算知識與孩子游戲活動結合,把算盤當成是游戲的材料,孩子更容易接受算盤。例如,中班的孩子以前沒有接觸過算盤,第一次上珠心算課,我非常重視和他們的第一次交流。在“認識算盤”這節課上,我們首先以一種朋友見面問好的方式開始。我先介紹我是誰,孩子們來介紹自己,并說說自己都喜歡些什么。之后,我介紹一位新“朋友”給大家認識,將算盤請出來,讓孩子自己動手來摸,用手來撥,有些孩子用一個手撥,有些孩子兩個手一起上來撥。在孩子新奇的目光中,我告訴大家,這就是“算盤”。它還有一首好聽的兒歌《算盤歌》:長長方方一座房,四邊框來中間梁,上珠下珠穿成串,中間棍棍叫做檔。我們一起說兒歌,一起比賽看看誰記住算盤上的名稱多。在講“定位”這節課時,我采用游戲“回家”。算盤上的個、十、百位分別是小動物的家,讓幼兒幫助忘記回家路的數字寶寶找到家。一位數在個位,用右手撥;二位數分別用左右手同時在個位、十位上撥,為加強孩子對算珠的印象,我準備了許多彩色的珠子,讓幼兒來擺一擺數字的珠像圖。這樣既加強孩子對算盤算珠的深入了解,又為以后心算做了較好的鋪墊。
在對幼兒進行珠心算的練習中,如何幫助幼兒真正發揮心算的作用呢?
根據幼兒思維的特點,即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抽象邏輯思維處于萌芽階段的發展規律,在幼兒熟練操作珠算的基礎上,首先,讓幼兒先閉上眼睛,靜下心來,在腦中畫實物,然后舉起右手食指當作小畫筆,教師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來描述畫面,請幼兒跟著老師的語言提示,畫出所描述的內容。例如:請小朋友先來畫蘋果樹粗粗的樹干,再畫上蘋果樹的樹葉,然后在蘋果樹上添一只大大的蘋果, 最后,我們給蘋果樹上添上漂亮的顏色。這樣的練習,可以安排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反復練習,使幼兒達到全神貫注、摒棄一切雜念的境界。
其次,在大腦中畫實物的基礎上,進入畫算盤的練習。幼兒閉上眼睛,用食指當筆,教師以游戲的口吻來引導幼兒。
最后,在腦中運算練習。在完成前兩部練習的基礎上,就可以進入簡單的腦心算練習了。老師應根據珠心算教學的進度安排,以及幼兒的年齡特點,逐步遞進。應注意的是腦算練習一定要在珠算練習正確和熟練的基礎上才能進行,不要操之過急。
總之,珠心算教學不僅僅是一項計算技能的練習,它的意義不在于結果,而在于教學過程中注重幼兒多種器官的協調動作,促進大腦的良性發育,培養孩子“動如脫兔、靜如處子”的氣質,有效促進幼兒素質的全面提高。
[如果家長對幼兒珠心算感興趣,欲進一步了解其方法的話,請來信來電與我們聯系。編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