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不上書法班了
身為教師,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字,我常常為寫不好字而苦惱。每每看到同事那遒勁而秀氣的“書法作品”,那“鶴立雞群”的自豪感令我向往不已。
于是,我就把希望寄托在讀小學二年級兒子身上。
我給兒子報書法學習班。兒子開始蠻有興趣,一邊要我買這買那,一邊自己整理筆墨紙硯。雖然每次手上、身上、臉上涂滿了墨,但是看他那熱情投入的樣子,我甜在心頭。
可是不久,兒子在上課時開始心不在焉了,別人已會寫“橫豎”了,他的握筆姿勢還不對。老師示范的時候,他卻東瞅西望伸懶腰。我又氣又恨。
“爸爸曉得書法很重要,所以才讓你學,放棄了休息日陪你上課。爸爸不相信你比別人差,你就是不肯用心!現在大家都在學,你不學行嗎?”
兒子問我:“爸爸,你為什么叫我做我不喜歡做的事呢?”“難道非要和別人一樣嗎?”兒子反駁了一句。
我沉默了,我經??吹皆S多家長利用雙休日讓孩子學鋼琴、學英語、學電腦,便有一種緊迫感,也有一種認同感,便想我的兒子也應該如此。可是兒子卻不愿意!他羨慕我的童年,在學習之余,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而兒子的童年除了學習,還是學習。我一陣心酸。
我是一名教師,曾建議家長要放手讓孩子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尊重孩子的選擇。但是,到了自己孩子身上,我卻換了一種方法。我這種強加于兒子的做法,能讓他快樂成長嗎?
我看著兒子那倔強的臉,突然感到我的做法不妥。于是我抱起了兒子說:“以后,你不用上書法班了?!?/p>
“噢!”兒子高興得一蹦三尺高,接著狠狠地親了我一口,我也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親子游戲
文/寧在蘭
(適合周歲以上)
套環
方法:給孩子一個或幾個直徑為10~15厘米的塑料圓環,引導他用圓環套自己的小手或套自己的小腳,或套其他玩具。
目的:鍛煉孩子手的靈活性。
蓋蓋子
方法:準備一只杯子和大、中、小三只蓋子,其中只有一個蓋子是正好蓋在杯子上的。先教孩子蓋杯子的動作,然后再把三只蓋子都給他,叫他“看用哪個蓋子把杯子蓋好。”孩子在反復蓋上取下后,終于選中合適的那個時,要給予表揚。
目的:讓孩子掌握物體之間以及物體特性之間的最簡單的聯系,發展他初級的思維活動。
點評:
孩子雖然是父母生命的延續,但并不是父母的化身,父母不能任意將自己的意愿、自己的理想強加給孩子,絲毫不理會孩子自己的想法。
本文中的父親出發點是好的,因為寫一手好字無疑是一張亮麗的名片,但兒子的興趣卻不在上面,所以就心不在焉了。因為兒子并沒有覺察出書法的重要性,等他覺得該練字了,自己就會主動練習了。筆者有一位朋友的兒子,從小什么興趣班都沒有上,但上中學以后,愛上了鋼琴,初中畢業時他的鋼琴已經過了十級,且學習成績名列全年級第一,他的媽媽很自豪,因為兒子一切都是憑自己興趣,包括后來上的數學、物理、英語等興趣班,媽媽說:“我從來不強迫他,他有興趣的自己會去做,我們只給他提供學習的條件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