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輝的爺爺老來得孫,自然對小輝寵愛有加,媽媽和奶奶的呵護更是無微不至。
可最近,爺爺發現小輝連最愛吃的零食都不怎么吃了。正納悶呢,恰巧小輝當兒科醫生的舅舅來看小外甥,爺爺便把這件事講給他聽。在了解了小輝的生活情況后,小輝的舅舅笑了,說:“你們二老呀,把小輝都寵出‘精神性厭食癥’來了。”
爺爺大吃一驚:“精神性厭食癥?孩子怎么會得這病呢?”
“您先別著急,小兒厭食癥其實挺常見的。我們總結了這么幾種原因:第一,讓孩子亂吃零食,特別是在飯前讓孩子吃冰淇淋、巧克力等零食,孩子到了吃飯時間自然就沒了食欲。第二,單獨讓孩子吃小灶,沒有良好的就餐環境,孩子會覺得冷清而沒胃口。第三,有些家長會在孩子進食時數落孩子,或反復說起注意事項,弄的孩子食欲全無。第四,經常用種種許諾誘惑孩子進食或者用玩具逗哄孩子進食,養成孩子有物質刺激才肯吃飯的壞毛病。第五,有些孩子喜歡邊吃邊看電視或畫冊,殊不知這樣會抑制消化液的分泌,影響消化功能,常此下去自然沒胃口。第六,父母在讓孩子吃飯時,老是催孩子快吃、多吃,孩子稍有怠慢就大發雷霆,或用威脅的口吻及方式強迫喂食,這樣,吃飯對孩子而言就成了一件受罪的事,誰還有心思吃呢。還有哦,光給孩子吃自認為有營養的補品,而不注意變換食品的花樣,也容易造成孩子厭食。”
“是啊,剛才說的幾條,家里好象都沾點兒,這可真是寵出病來了。那我們現在該怎么呢?”
“厭食的治療首先得針對孩子厭食的原因,找到合適的辦法,然后通過培養孩子進食時的愉快情緒來增強食欲。您二老要想讓小輝好好吃飯,就不能再順著他,成天讓他吃零食;再就是小輝自個吃飯時,不要包辦代替,也別讓他邊吃邊玩。孩子不想吃時,不要勉強他,等他餓了,自然會好好吃的。”
“然后,想辦法培養小輝的進食興趣。咱們可以先從小輝最愛吃的食物開始,給他變換花樣,逐漸擴大他的飲食范圍。另外,小輝的年紀也不小了,您二老也應該讓他自己吃飯。其實,經常使用一些不同的餐具,往往也會使孩子對吃飯產生興趣。平時,可找幾個與小輝年齡相仿的小朋友和他一塊吃飯,老話不是說‘餓食不如搶食香嘛’。要注意的是進食前后半小時內不要讓小輝做劇烈活動或做緊張的事。”
“如果吃得好,可以多給小輝一些鼓勵和獎賞,比如帶孩子出去郊游、看動畫片或講故事等。從現在開始,你們還可以記下小輝每天的吃飯的情況,好了解孩子的進食情況。”
“好的,好的,”奶奶連聲說,“除了這樣,現在能不能給孩子先吃點什么開胃藥?”
“藥療不如食療。我給你們幾個食療方,你們先試試。用大棗肉250克,生姜30克,雞內金60克,面粉500克。生姜煎湯,把棗肉搗爛,雞內金焙干研細,一起和入面粉,做成小餅,烘熟食用。另外呢,還可以用鯽魚1條,生姜20克,胡椒1克做魚湯。具體做法是把鯽魚洗凈,生姜切片,與胡椒一同放入魚肚內,加水燉熟。喝湯吃魚,每天一次,連吃1周,也可以起到開胃的目的。”
爺爺奶奶齊聲說:“好,好。以后呀,咱們可不能光順著這小寶貝了,咱得講點科學,別把孩子再給寵出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