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上了大班后,算術(shù)、漢字、拼音的測驗越來越頻繁。由于我沒有苛求兒子必須考上名牌小學(xué)(平時考試必須名列前二、三名者),所以對孩子的考試成績并不十分在意。但孩子不這樣——每到考試日接兒子時,如果見他手拿試卷張開雙臂向我“飛”來時,我就知道兒子考得不錯;如果磨磨蹭蹭從教室走出來,那一定是考糊啦!漸漸地,我從兒子的表述中記住了一個名字:
“今天考試我只得了100分!”
“什么叫‘只得了100分’?”
“有奧數(shù)題,滿分是110分。”——天哪,六歲的孩子就要做奧數(shù)題!
“誰會做?”
“張子強!張子強得了110分!”
我心想,一定是父母用心孩子聰明的絕佳家庭組合。
過幾天又聽兒子絮叨:
“媽媽,今天聽寫生字我好幾個字沒寫。”
“為什么?”
“老師念得太快了!”
“那班上有沒有全寫對的小朋友?”
“有啊,張子強啊!”
我花了近一個小時陪兒子把生字聽寫了一遍后開始羨慕人家——把孩子調(diào)教得那么省心!
再過幾天,兒子又有關(guān)于張子強的信息:
“今天考試成績一出來張子強就哭了,還把卷子撕了!”
“為什么?”
“他考了98分。”
“?”
“他說,他不讓他爸爸知道今天考試了。”
我心里一震,趕緊開始諄諄教誨工作:“兒子,你可不敢這樣,考多少分都不要緊,千萬不敢撒謊騙人,知道嗎?”
“知道,我才不學(xué)他騙人呢!”
這件事情使我對張子強及其父母的無限羨慕有了減少。
又過了若干天有一次接兒子遲了,教室里只有四個小朋友了,兒子和另外兩個男孩子在比賽翻跟頭,滿臉通紅,渾身臟兮兮的,只有張子強表情老成地坐著。我解嘲地向劉老師說:“我這個兒子只知道玩兒,讓他寫作業(yè)就老大不樂意的……不像你們班的張子強那么愛學(xué)習(xí)。”誰知這話卻引來了劉老師的一番感慨,她把我拉到一邊,說:“張子強這孩子的學(xué)習(xí)自律性是比同齡小朋友好多了,但父母給他施加的壓力太大,只要考不了滿分,回去他爸爸就要打他,我跟他爸爸談過,好象沒什么效果。”
“這種方法道理上說是不對,但對張子強還是挺有效的——不經(jīng)常是班上的第一名嗎?”我說。
“但他爸爸的高壓政策使得張子強太好勝、自尊心特別強,稍考得不好就哭鬧,不如別的男孩子皮實。這樣的個性不改變將來就會非常脆弱,一點挫折都承受不起的。上小學(xué)、中學(xué)、以后走向社會,哪可能事事都讓他拔尖呢?!”
是啊,老師是從長遠發(fā)展的角度看問題的——比起高分來說,良好的性格和心理素質(zhì)是最重要的!我想,這些道理現(xiàn)在的家長沒有不懂的,但一碰到現(xiàn)實矛盾就屈從于更實際的東西,比如升學(xué)等。如何解決這些矛盾,這對每個家長都是嚴峻的考驗。
希望我們都不要短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