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和妻都是老實本份人,想不到卻生了個不聽話的兒子,什么都與大人對著干。起初我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的鐵律,然而適得其反,越打越不聽話。看來,對這小子只能智取不可強攻。從今年起,我們試著用詼諧的辦法教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兒子有次得了感冒,醫生囑咐要打三天的吊針。因為怕痛,兒子打完兩天后第三天說什么也不肯上醫院去,并且得意地對我說:“我已經打了三天吊針了,第一天打了,第二天也打了,一加二等于三嘛!”我當時沒有回答。中午吃飯時,我特地買回兩只兒子最愛吃的燒雞,開飯時我對他說:“我吃第—只,你媽吃第二只,你就吃第三只吧!”兒子疑惑不解地說:“總共兩只,哪來的第三只呢?”我胸有成竹地說:“這還不簡單,喏,這是第一只,這是第二只,一加二等于三!”一會兒,兒子就明白過來,臉紅了,下午乖乖地跟我們上了醫院。
兒子有不吃蔬菜的毛病,妻越強迫他吃他越不吃。有一次,妻不在家,我特意做了—盤咸肉、一盤青菜。我說:“咱們一人吃一盤,由你挑。”孩子自然挑了那盤咸肉。沒想到肉特咸,他看到我吃得津津有味,便盯著我面前的青菜頗有些心動。我趁機說:“你知道爸爸為什么個子矮嗎?就是小時候只吃魚肉,不吃蔬菜的緣故啊!”這一說果然十分靈驗。此后,兒子吃蔬菜再也用不著三請四催了。
兒子十分貪玩,因此,學習成績中等。有次我陪他到商場買玩具,恰逢有一個小女孩在那家商場買了輛大汽車,兒子看到了也要。而我特地讓售貨員拿輛最小的汽車,兒子十分不滿。我對他說:“那個小女孩成績好,當然要買輛跑得快的大汽車,而你成績差,當然買輛跑不快的小汽車!”勸將不如激將,這—下子又激起了兒子的犟脾氣。從此,他很少貪玩,上課也不再東張西望了,每次練習都十分認真。
今年公布期末考試成績時,兒子幾乎是小跑著回家,老遠就沖我喊:“爸,我考了全校第三名!”瞧那個得意勁兒呀,嗨,別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