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不是小女親身經歷與體驗,還不知模仿對孩子何等重要呢。
家有小女已快有三載,小家伙可會模仿了。在她十八個月大的時候,有一回奶奶聽到她在輕微地咳嗽,便以“拍拍胸”的傳統經驗相告之。似懂非懂的女兒還未一下子明白過來什么,奶奶便徑直來到她面前,蹲下身來,一邊輕輕地拍打著小胸脯,一邊和藹可親地詢問:“囡囡,你好點了嗎?”聆聽著奶奶的嘮叨,孩子若有所悟地點點頭。過了片刻,廚房里竟然也傳出了奶奶幾聲連咳的響聲,小家伙還反應得真快,姍姍來到奶奶面前,拉拉她的衣襟示意蹲下,隨即模仿起剛才奶奶的行為,邊拍著胸邊安慰道:“奶奶乖啊,囡囡幫奶奶拍拍。”小手柔柔的,敲打在奶奶的身上,卻甜在奶奶的心里。你瞧,面對孫女突如其來的舉動,奶奶感動得連聲說“謝謝,謝謝!”小家伙也模仿著說“謝謝,謝謝!”真是有意思!見此情形,忽地我迸出了一個念頭:何不讓她模仿模仿給別人捶背呢。也好發揚發揚“孝敬長輩”這一傳統美德,以便進一步提高孩子的服務意識,強化她的良好品德行為。
晚飯過后,根據預先安排的“陷阱”,奶奶故意坐在小椅子上喊著“哎呀呀,累死了,誰給我捶捶背呀?”趁著女兒正視著奶奶的時機,我立即在婆婆身上施展“法術”,又是敲背,又是按摩的。呵!小家伙終于按耐不住誘惑“上鉤”了,這種“好事情”豈能容錯過……小手開始有點發癢了,小嘴巴里不停地嚷著“囡囡來,囡囡也會的。”看來這一招著實給孩子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至今,小女仍把它當成一種樂趣,在閑暇時光,她會突發其想地“冒充”按摩師進行“義務服務”呢,而我們這些受到“厚愛”的人們,則從中自然是享受到那股濃濃的人情味……
我想,就是在這種與外在的交互作用和觀察模仿中,孩子在一點一點地積累,一步一步地成長,而作為家長,我們要多為孩子提供一些良好的環境和榜樣,因為小孩子是很會模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