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搭臺,企業唱戲,一年一度的中國昌黎國際葡萄酒節如期舉行。這個節日屬于昌黎,更屬于紅酒行業。終歸紅酒的緣故,無論是生產廠家,還是銷售商、消費者,抑或政府、媒介人員,在此次活動中都顯得格外親近。畢竟這是一次推銷自己,展示自己,宣傳自己和相互交流的機會。期間,我們訪問了幾家酒莊酒廠和公司領袖,我們感知到,在他們身上曾經那些傳統的\"產品加廣告\"的營銷宣傳方式已悄然改變,他們開始創立起自己的一種文化,用自己的這種文化來占領市場,影響消費。企業思想的維新,觀念的轉變,使可愛的葡萄酒行業前景更加迷人。
本人曾在上期刊物中提及,由于國外葡萄酒品牌的紛紛挺進,以及中國大眾消費者對紅酒文化的需求,于中國的葡萄酒行業來說,現在的市場競爭不應該僅僅是廣告的投放力度問題,葡萄酒已從單純的口感、質量、價格之爭,上升到了品牌、文化的高層次競爭,營銷戰略也逐漸轉移到以人為本的文化營銷。昌黎之變,不僅僅是二十年前摒棄沿襲了幾十年的低質半汁葡萄酒,而研制釀造出了中國第一瓶世界級標準干紅葡萄酒,發動了中國紅酒的大變革;昌黎今天,更是站在世界的高度重建葡萄酒的人文含義。
抵碣石、觀滄海、游葡萄溝,蜚聲海內外的華夏酒莊第一個敞開大門,開創了中國酒莊旅游的時尚主流,讓心靈在放逐中回歸,在回歸中釋放激情。當人們看到自己餐桌上的美酒圣物,就是從如此翠綠的山腹中流淌出來的,高腳杯里的酒香會驀然變得更加溫暖而真切,這就是生態旅游文化的魅力。
但愿人長久,舉杯越千年。\"越千年\"更是擷領袖的詩篇,為自己的企業創立了一種詩歌文化,從高層到部屬,有關\"越千年\"的詩歌都朗朗上口。借葡萄酒節之勢,企業組織了這樣的朗誦會,\"四海云集都是客, 再鼓風帆\"。詩與美酒的結合,可謂千古絕唱。
美好醞釀,自然品位。擁有3000畝葡園和意大利田園建筑風格的朗格斯酒莊,聲稱\"中華第一人文綠色酒莊\",在著力推出自己的\"重力釀造法\"和高檔酒嚴格等級的同時,成立獨具特色的葡萄酒收藏家俱樂部,倡導酒莊文化、貴族文化,用這種概念占領中國紅酒的至高市場,同時,打破國外進口品牌壟斷國內高檔葡萄酒市場的尷尬局面。
變的是顏色,不變的是本質。國酒茅臺憑借其在國內外的品牌影響,創造了茅臺紅葡萄酒,國酒本質,國酒文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向葡萄酒終端市場發力,欲與天公試比高,用國酒風范為茅臺紅帶來天生的競爭優勢。
……
國外葡萄酒的卷土重來,國內葡萄酒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揭牌,無可置疑的把中國的葡萄酒企業推向風口浪尖,接受大浪淘沙。企業創立的文化和葡萄酒文化是有區別的,但以人為本的文化營銷畢竟是一種進步,因為,人們已經從聽讀廣告的盲從中逐步覺醒,享受一種紅酒式的生活方式,文化將會影響一個人紅酒生活的質量,更會影響一個紅酒企業的衰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