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人對足球的癡迷眾所周知,但如果問日常生活中還有什么能激發(fā)意大利人同樣的熱情,答案一定是:葡萄酒。
意大利和葡萄酒的關(guān)系是緊密而悠久的。古希臘人稱意大利為Enotria,也就是葡萄酒的土地。這個名字在當今仍然是名副其實的,因為意大利所屬的每一個大區(qū)都生產(chǎn)自己的葡萄酒。葡萄酒是真正聯(lián)系這片土地的字眼。
意大利最有名的葡萄酒是托斯卡那大區(qū)(Toscana)經(jīng)典的Chianti,皮埃蒙特大區(qū)(Piemonte)的Barbera, 弗留利--威尼斯.朱力亞大區(qū)(Friuli-Venezia Giulia)的Tocai,艾米利亞地區(qū)(Emilia)的 Lambrusco和羅馬涅地區(qū)( Romagna)的Sangiovese等。意大利是全世界生產(chǎn)葡萄酒最多的國家之一,除了一部分留給國內(nèi),很多酒都銷往世界各地。
在意大利,葡萄酒與面包、橄欖并稱為餐桌上的三要素。無酒不成席。富人的餐桌上不乏名牌佳釀,窮人也不能沒有酒,就連街頭的乞丐,一旦得了施舍,便轉(zhuǎn)身沖進商店去找葡萄酒!
在意大利,葡萄酒一般是用來佐餐的,這是從羅馬帝國時代就流傳下來的,沒有人在酒吧喝它。葡萄酒佐菜的目的在于讓用餐時的口感味道更和諧,讓酒、菜互相陪襯,為彼此增色,互添美味。在意大利,如果一頓正餐缺了葡萄酒,縱使?jié)M桌美味佳肴,也會被認為只是一頓“便餐”。因此在意大利作東請客,選酒時所費的功夫往往要大于訂菜。餐前要來一杯清涼的香檳酒開開胃,甘醇的白葡萄酒是佐食海鮮的首選,而綿和的紅葡萄酒則是火腿、牛排的稱心伴侶,酒足飯飽之后再喝一小杯意大利的大眾白蘭地格拉巴暖胃消食。
這么專業(yè)的喝法,意大利人還認為不夠講究。針對特定食品的選酒細則多如牛毛,有的甚至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比如一種杏仁甜點,據(jù)說要與酒精含量16度左右的一種較烈性葡萄酒搭配食用才算地道。就是這種“較真兒”,讓不信“邪”的人品出了杏仁特有的略帶苦味的清香,而轉(zhuǎn)為意大利人的品味拍手叫絕。
在意大利各個餐廳都有自釀的葡萄酒,有一升的,也有半升的,裝在敞口的大玻璃杯里。很多人喜歡點這種酒,特別是到外地去的時候,意大利人尤其喜歡這樣做。在意大利有很多古色古香的家庭餐館,如果你和戀人一同去,點上幾樣好菜,在觥疇交錯間淡淡地表達愛意將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意大利人說,葡萄酒不僅可以飽人口福,還有多種醫(yī)用價值。酒中的維生素可以幫助消化,促進內(nèi)分泌,增強肌體活力。意大利人平均壽命一直高居歐洲榜首,他們深信長壽的秘訣之一就是喝葡萄酒。這或許也是他們對葡萄酒情有獨鐘的主要原因吧。
意大利人認為,葡萄酒不僅是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飲料,它更能激發(fā)人們對生活的靈感和激情。意大利人把高超的技藝和飽滿的熱情融入到葡萄培育、采摘和加工釀造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賦予葡萄酒鮮明的個性和旺盛的生命力。藝術(shù)的外在形式也同樣得到了重視,葡萄酒的包裝不分貴賤都很講究,以致不在行的人很難通過裝潢來判斷酒的價位高低。一瓶產(chǎn)自東北部威尼托地區(qū)的優(yōu)質(zhì)白葡萄酒,外觀也許很“樸素”,但白中透綠的色澤和考究的商標一下泄露了它的“身份”;一瓶產(chǎn)自中部托斯卡那地區(qū)的中低檔的紅葡萄,酒簽上印有文藝復(fù)興巨匠的精美油畫,讓買主在品酒的同時又多了幾分美的享受……
如今,面臨著法國與新世界葡萄酒的競爭,昔日的龍頭老大意大利難以“巨子”出現(xiàn)。但意大利人對此并不多慮,如果問題真擺在面前,他們會攤開手,聳聳肩,一副成事在天的模樣。那種隨緣的樂觀態(tài)度,是不是也與愛喝葡萄酒有關(guān)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