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讀兩則消息:其一,前不久,劉少奇夫人王光美及其兒子劉源置辦家宴,盛請毛澤東的幾個女兒、外孫。席間,兩家子談笑風生,情甚歡洽。其二,岳飛嫡傳第三十世孫岳順元向媒體表示,他非常希望結識并宴請秦檜后裔。秦氏家族輩分最高的秦世禮老人表示:“我很想結識他們。”
前國家主席劉少奇乃開國元勛,彪炳千古,但在曠世浩劫中,受盡羞辱、摧殘和迫害,終了悲慘、悲壯的一生。岳飛作為南宋朝廷的高級將領,在中華民族大融合、大團結的今天,算不算民族英雄,當屬學術界討論的問題。但他因力主抗金而被趙構、秦檜一伙毒死卻是不爭的事實。援引的兩則佳話,其情節相似,都是訴說偉人名門晚輩不計前嫌,對父輩先祖有嫌棄或恩怨的另一方的后裔表示了寬容和友善的誠意。
“和為貴”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冤冤相報何時了?偉人名門晚輩的可貴之處在于,對待歷史舊賬,取之以歷史唯物主義的態度和超凡脫俗的境界,從而為世人樹立了“相逢一笑泯恩仇”的典范。據稱,多年以來,劉毛兩家晚輩過往甚密,劉源對李訥等仍如孩提時在中南海那樣以姐弟相稱,對那位“毛伯伯”依舊一番敬意,絕無凡人所想象中的那樣。岳飛與秦檜的后裔居然將其先祖八百多年前鑄成的深仇大恨冰釋于今朝。對照他們處世待人的坦蕩、瀟灑,生活中鄰里、同事為瑣事而生的鴻溝有何填不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