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就如海灘上的貝殼,
有的會被海浪帶走,
有的會被別人撿走,
而有的會永遠留在海灘上,
見證著身邊發生的潮起潮落……
畢業了,大學畢業整整四年。
一年,兩年,歲月慢慢流逝。生命的流年里,會面臨許多轉折與低潮,若沒有朋友在身旁鼓勵、扶持,也許就掙脫不開,跨不過去。可是圍繞在你身邊的人,又有多少是真正關心、了解你,真正無私地分擔你的榮耀與艱辛呢?
隨著年齡的增長,曾經走過的日子,不斷地累積,卻又漸漸地迷失自己。而那段最純真最無邪的歲月只能在午夜夢回中獨自斟酌,在輕嘆中塵封。
無意中在網上看到了《流年》,從此,我欲罷不能。
有多少次從工作的戰場上狼狽地逃回家,就像長發一樣躲在被窩里默默地哭泣,期望別人關懷,但又害怕別人誤解自己脆弱,生怕獨立、果敢的形象從此改觀。長發的身邊有善解人意的一樂,什么煩心的事被她溫言細語地解說一番,或是看似冷嘲熱諷卻分明是慰藉和開導,心情就會頓時開朗。熱情的小思,有了她場面就熱鬧起來,每一分每一秒都讓人樂不可支,可她有她的痛,誰能了解?還有最有女人味的姚念念,柔柔弱弱,惹人憐愛,最終她是否找到心中的白馬王子,呵護她、照顧她?一個個人物形象立體而鮮活地從小說中脫落出來,在我眼前表演著各自的故事,仿若活脫脫生活在我的身邊,又仿若似曾相識,神交已久。
不經意間,《流年》觸碰到了心中最溫暖、最柔軟的角落,我又掀開了那段塵封的歲月,記憶的灰塵隨著這些文字慢慢地被抖落……
恍惚間又回到了大學校門口,我們曾一起逃學相約在此碰頭,商量著如何消磨剩下的時光。大學食堂那個令人恨得咬牙切齒的盛菜師傅,是否如我們所愿,掉光了所有的牙齒,說話漏風呢?每次臨考前自習教室燈火通明,人頭濟濟,我們恨不得把一學期落下的筆記一晚上都能補上。圖書館,每年畢業前幾個月這里的書每本都是“紙比黃金貴”,你爭我奪,不亦樂乎!大學的那片草坪,那條林陰小道,我們曾手牽手地靜靜依偎過、漫步過,說著笑著。
我訝異那四年的大學生活的回憶早已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靈深處!
每個經歷過大學生活的人,身邊都有這樣性格迥異的同學。性格、成長環境、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人因緣分走到了一起,大家一同學習,彼此相互了解,有許多的默契。如今,玩樂的伙伴易尋,心靈相交的知己難覓。一生中若能尋到一兩個真正的朋友,恐怕就稱得上幸運了。而真正的朋友往往都是在求學時結識到的,特別是在大學里,我們共同經歷黑色七月的考驗,離開父母,離開熟悉的城市,來到陌生的環境。同一學校,同一教室,同一寢室,我們共同走過四年的酸甜苦辣,經歷了人生中很多的第一次,也懂得了許多與人相處的道理。生活細節,點點滴滴,沁人心脾,如陳年老窖,歷久彌香。
我們常常緬懷過去,其實就是留戀那段時光的美麗,人生最要緊就是惜福,因為人生的錯位太多,因為美麗的不可重復,過去了就過去了,那段時光卻記錄了我們最燦爛的笑容,最純真的友誼。我想《流年》的作者英雄無語一定和我想的一樣。因為能感動我的這些文字,必定常常感動作者自己。
品味《流年》,我很欽佩作者的文字描述能力,許多大學生活的細節被她用一種俏皮、理性的文字表達出來,關于大學教育、人際關系、網上戀情,甚至于大學生的生意經,都讓我看得忍俊不禁,有幾次看得差點噴飯。雖然我已不可能再有這種體驗,可是從字里行間我仿佛又回到了從前,回味這些熟悉的情節,卻又是告別從前的流年。毫無疑問,作者用她嫻熟的文字功底蠱惑著我,讓我不知不覺中深陷其中,隨著書中的情節哭著笑著,深深被作者感動。
《流年》記下曾經的年少,曾經的喜怒哀樂,曾經的你和我……
200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