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依舊如火,氣溫依舊37℃,城市依舊車水馬龍,樺依舊6:30起床,并且依舊用他的自行車丈量這塊陌生的土地……
暑假了。
到福州進修的樺沒有回家。他把自己安置在這個城市。樺是一個農村中學教師,他向往城市。有時,又逃避城市。那是一個有月亮的晚上,城市的古榕正用它婆娑的樹影在西子湖畔抒寫著滿地的往事。往事中有破舊的中學,有執著的身影,有女孩兒的笑渦,甚至他的無所適從……
于是,在一個有雨的早晨樺盤點好零亂的心情毅然步入城市。
福州是一座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古城,但并不大。然而對于一個渺小而孤獨的生命個體,它卻顯得很大,大得讓樺心慌。這里有臺江步行街的行人如織,東街口的車水馬龍,天橋下的繁忙熱鬧……樺孤身一人像陳奐生穿梭于陌生的人群。此時他內心有一份興奮,然而興奮之后又有點悵然。他覺得這一切都離他很近又離他很遠,這一切都與他無緣。也許他只能永遠生活在城市的邊緣。
那天,太陽依舊如火,氣溫依舊37℃,城市依舊車水馬龍,樺依舊6:30起床,并且依舊用他的自行車輪丈量這塊陌生的土地。滾燙的陽光被擁擠的人群擠得嘩嘩直響。人們各自懷著滿腹的心事,步履匆匆,車輪滾滾……他們就這樣無休止地上班下班,例行公事。
暑假的酷熱和家教的忙碌給樺那顆闖蕩的心注入了幾分疲憊。當胡須又一次強行占領陣地,樺一臉的荒蕪。
在由鋼筋水泥鑄成的繁忙的都市里住久了,他又開始懷念雨點敲擊故鄉屋檐的那份質樸和寧靜。對樺來說,貧困的故鄉是游子夢中掛著眼淚的笑渦,又是一張網,而他不想成為上面一只掙不脫的飛蛾。
于是,七月的樺穿越整座城市,帶著闖蕩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