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大 盤 點
2003年,是重慶北部新區不平凡的一年。按照重慶市委、市政府“能快則快盡量快”的要求,初步形成了“精誠團結,埋頭苦干,三位一體,各司其職,形成合力,加快建設”的工作局面,基礎設施提速建設,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全部經濟指標超額完成,開發建設步入了上檔提速的軌道。
統一了思想,明確了發展思路。2003年2月,重慶新一屆市政府剛就職即召開北部新區開發建設工作會議,王鴻舉市長、黃奇帆常務副市長提出“舉全市之力、集各類要素加快北部新區開發建設”。6月初,副市長、北部新區管委會主任童小平主持召開專題會議,作出了“抓住戰略機遇期,促進北部新區開發建設上檔提速”的工作部署。隨后,市政府批準了北部新區總規完善方案和上檔提速工作方案,明確“市政府的職能委托給北部新區管委會,市政府相關部門的職能委托給經開區、高新區管委會”,并召開動員大會,進一步確定了上檔提速的指導思想、工作原則、工作目標、工作重點和配套措施。
完善了總體規劃,基本形成規劃體系。在堅持發展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基礎的現代產業基地、建設都市發達經濟圈核心增長極和都市風貌展示區的規劃性質不變,堅持建設山水園林城市定位不變的前提下,根據實際情況,立足狠抓機遇,及時完善了北部新區總體規劃。將規劃期限由2020年提前至2015年,規劃總面積由129.3平方公里擴大到136.6平方公里,新增建設用地面積26.42平方公里,進一步突出了北部新區“十里汽車城”和光電產業基地的產業布局。同時,委托市社科院、市教科院、重慶大學等單位編制北部新區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物流、教育、生態等專項規劃,委托世界著名的德國佩西規劃設計公司和重慶城市規劃設計院進行嘉陵江沿江景觀設計。園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修建性詳規編制工作大部分完成,一個指導北部新區以人為本,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規劃體系基本形成。
建立了溝通、考核獎勵、協調三大工作機制。一是建立溝通機制。完善會議制度,建立了市政府北部新區開發建設工作會議,管委會主任辦公會、碰頭會,專題協調會,年度務虛會,總結表彰會等制度。制定議事規則,建立了重大事項報告、重大事項協調、重大事項備案、24小時來訪或電話、互聯網投訴等制度。二是建立考核獎勵機制。借鑒發達地區開發區的成功經驗,制定了《重慶北部新區招商引資內部考核獎勵暫行辦法》并經市政府批準,制定了《有關市級部門支持北部新區開發建設表彰獎勵辦法》,對給予北部新區大力支持的市級部門予以表彰和適當獎勵,形成了“舉全市之力,推動北部新區開發建設上檔提速”的激勵機制。三是形成了兩個國家級開發區、北部新區管委會會同市級有關部門、市政府的三級協調機制。成立了由北部新區管委會分管領導牽頭的基礎設施建設協調小組和招商引資協調小組。
開發建設有了新的進展。一是基礎設施提速建設。北部新區、經開區、高新區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8.5億元,是年計劃的126%,其中基礎設施建設投資49.7億元。當年完成征地14.4平方公里,累計征地43.5平方公里,占全部建設用地的47.4%。二是落戶項目和投資明顯增多。經開園、高新園當年引進項目87個,合同投資總額208.7億元,歷年累計引進項目122個,合同投資總額269.1億元。三是經濟總量快速增長。北部新區、經開區、高新區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30.2億元,同比增長28.8%;完成工業總產值426億元,增長35.7%。完成工業總產值39.4億元,增長2.3倍。
舉全市之力開發建設北部新區的力度加大。市發改委等32個市級部門和單位加大支持力度,支持資金1400多萬元,協調落實銀行授信和貸款200多億元。市發改委、市經委、市財政局、市外經委、市國土房管局等部門給予了資金、項目、政策和工作支持。市水務集團、市電力公司、凱源石油燃氣有限公司、市燃氣總公司、重慶電信公司、重慶移動公司、重慶聯通公司等水電氣訊建設單位,在北部新區累計投資8.7億元,加快了基礎設施建設。
總體形象和知名度得到提升。拍攝并在重慶衛視頻道播放了“投資重慶——走進北部新區”專題片;通過公開征集,確定了北部新區標識圖案和“開山通海興渝州”七條“金系列”主干道的命名;首次舉辦了北部新區宣傳周活動,承辦了“汽車工業與北部新區”和“軟件產業與北部新區”論壇,舉行了北部新區新聞發布會、投資說明會和“走進北部新區”茶話會;三個管委會首次共同組展參加了第五屆重慶高交會,制作了總體規劃模型盤、宣傳光盤,印制了畫冊、重點招商項目冊,整合了北部新區、經開區、高新區網站資源。
展 望 2004
2004年,對確保實現北部新區開發建設目標具有關鍵意義。其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全會和市委二屆四次全委會、市二屆人大二次會議精神,堅持科學的發展觀,強化人才興區、環境興區、機遇興區、實干興區、合力興區的觀念,正確處理加快開發與拆遷安置、北部新區與周邊區、建設與管理的關系,全面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切實推動產業項目盡快開工,進一步加大產業招商力度,全面完成并力爭超額完成全年開發建設任務,為“再造一個重慶工業”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主要工作目標:
完成征地3.5萬畝,累計完成北部新區征地計劃的60%以上,優先滿足主干道和重點項目建設用地。
全面推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啟動和建設七條主干道及相應的基礎設施建設,經開園、高新園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確保完成80億元,力爭完成100億元。
抓緊開工和推進五大功能性項目和迎接2005’亞太城市市長峰會的十大工程。
全面開工已簽訂合同的500億元工業產值產能項目和269億元合同投資項目。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力爭引進150億元左右工業產值產能項目。
北部新區主要經濟指標在2003年實際完成數的基礎上確保增長15%以上,力爭增長30%,其中經開園、高新園工業總產值力爭突破100億元。
北部新區“十里汽車城”和光電、生物醫藥、軟件產業基地建設明顯加快。
將通過加快征地工作進度;整體啟動,突出重點;以建設北部新區“十里汽車城”和光電、生物醫藥、軟件產業基地為重點,力爭引進150億元左右工業產值產能項目;啟動建設十大工程項目,迎接2005’亞太城市市長峰會的召開;文明施工,建管結合,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大總體形象宣傳,提升北部新區在海內外的知名度;努力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維護社會穩定等七個方面的工作來促進2004年總體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