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佑
鄧小平同志曾明確指出:“中國的事情能不能辦好,社會主義和改革開放能不能堅持,經濟能不能快一點發展起來,國家能不能長治久安,從一定意義上說,關鍵在于人。”因此要推動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就必須不斷創新其用人機制。
創新用人觀
觀念的更新是事業發展的前提,在深化企業改革中,企業用人觀的轉變至關重要。
1、要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用人觀要與現代企業制度的基本特征,即“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相適應。同時還應體現現代企業制度的一般性與特殊性的統一。所謂一般性是指現代企業制度是社會化大生產和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這種制度就要求我們在用人上要具有開放性,敢于和善于吸收國外發達國家用人方面的好經驗。特殊性是指我們建設的現代企業制度要具有中國特色,要符合中國國情,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
2、樹立“德才兼備、注重實績”的用人觀念。隨著時代的發展,德和才的內涵發生了新的變化,德才兼備不單是老實聽話,踏實工作,而是要懂經營、善管理,具有開拓創新和樂于奉獻的精神。
3、在“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標準下選人。要使人的積極性、創造性得以充分發揮,就必須徹底解放思想,在人才的選拔上增加透明度,增強競爭觀念,堅持好中選優、任人唯賢,把政治過硬、思想品德好、經營有方的優秀人才選拔到領導崗位上來。
創新用人制度
在用人觀更新的基礎上,企業還需建立健全用人制度。
1、要建立科學的企業領導體制和組織管理制度。毛澤東同志曾經指出:“領導制度、組織制度問題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目前,我國許多企業的領導體制和組織管理制度還沒有完全擺脫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舊模式,必須繼續改革和完善,使之符合黨的有關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規定,體現現代企業制度和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的要求。
2、為了實現企業用人決策的科學化,必須有規范的程序和嚴密的監督制度作保證。這樣才能使“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用人制度落到實處。
創新人才培養方式
對企業而言,能否適應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以及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到集約型的轉變,關鍵在于人才素質的提高。因此,要改變過去那種重使用輕培養的狀況,在人才的培養及其方式的創新上下功夫。
1、堅持從培養人才抓起。培養是使用的基礎和前提,要加大整體培養力度,普遍提高企業人才的素質,使其具有與市場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工作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狀態。同時,對具有發展潛力的優秀人才進行重點培養,建立起一支素質較好的后備管理人才隊伍。
2、注重在使用中培養人才。使用也是一種培養,而且是一種更重要的培養,如安排定期培訓或通過輪換崗位、調整分工、外派到重點企業鍛煉等方式,增強其工作的適應性或領導能力。
在目前許多企業內部機制還不夠完善的情況下,政府有關部門要對企業人才的培養與合理使用進行必要的宏觀指導和管理,強化職業教育和業余教育,進一步疏通和拓寬人才培訓的渠道,健全社會保障體系,以使企業更加健康、快速和可持續發展。
(作者:中共湖州市委黨校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