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田修
前幾天,我參加了一次跨行業的、頗具特色的交流會。與會者中有許多是外資白領和總經理,因此可以說是一個上流社會人士的交流會。當然,參加這個交流必須有會員的介紹,沒有同伴的單身者也不能參加。
與會者約有25名,其中15人左右是外資企業現任總經理和前任總經理。不過,據介紹,現任總經理只占了三分之一,其他的近10人都是原外資企業總經理。
我感到很有意思,便詢問那些原總經理身份的來賓們現在從事什么工作,他們幾乎異口同聲地告訴我,現在轉行干起了經營咨詢專家的工作。這些人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的為企業開設了人事學、組織學的講座,有的利用以前的人際關系,搞起了獵頭服務工作,還有的勤奮著書,四處奔波講學。
當然,我認為不是所有的總經理離職后都會有這樣的經歷,但是我的確很少聽說有哪個總經理在離開了外資企業之后,去其他公司當一個默默無聞的職員。
一般來說,外資白領在其商務生涯中會積極地做幾次跳槽,以此來豐富閱歷,拓展人生,讓自己在事業上有更大的作為。可是,那些曾經做過外資企業總經理的人就不一樣了,因為他們一旦離職后就不再有平步青云的希望了,為此據說很多人都有一種失意。
當你當上了外資企業的總經理后,你本人或者你周圍的人、還有本國的總公司,最關心的當屬公司業績的變化了。業績的變化只有三個模式:一下降、二持平、三上升。業績下降的話,后果可想而知。作為外資企業總經理的你如果無法改善其狀況的話,那么不用兩年時間總公司就會炒你的魷魚。持平的話會怎么樣呢?或許你有許許多多理由和原因,但是你總不能老是厚著臉皮求總公司原諒吧。據我的經驗,總公司最多等你3年。那么,業績上升是不是意味著你可以穩坐總經理的交椅呢?非常遺憾,我可以告訴大家:沒這事!
外資企業的想法往往出人意料,因為每當公司業務內容發生重大變化、或業績大幅度上升后,他們會別出心裁地尋求另外一種模式的總經理。這在歐美資本的外資企業中尤為顯著。20世紀90年代后半期美國蘋果公司日本分公司的年經營額猛增2倍,但這樣的好事卻導致了分公司總經理丟了飯碗。
在外資企業里,這種事情絕不稀罕,總經理隨時都有被趕走的可能。正因為有這樣的風儉。所以外資企業才會支付總經理高額的工資。但另一方面,總公司也有總公司的苦衷。要知道,對歐美的外資企業來說,更換董事或與其他公司合資或合并是家常便飯。按照美式做法,一旦公司上層發生人事變動,整個公司就必須進行全方位的人事調整,其中當然也包括分散在各國的分公司總經理。這就好像打牌一樣,開了新局就必須重新洗牌。
你的公司怎么樣?如果你發現總公司的領導———特別是拍板采用你的干部———換了新面孔,那么最好多長一個心眼,好好考慮一下自己的將來,因為你很有可能已被公司列入了解雇的黑名單。
俗話說:君子易交,小人難防。你萬萬不會想到,你為公司創下的輝煌業績說不定哪天就會給你帶來殺身之禍,因為總公司里暗藏著一些覬覦垂涎者,他們無時無刻不在伺機搶你的飯碗,把你拉下馬來。
所以,身為一個外資企業的總經理,無論在公司里的業績如何,其位置最多保持3-4年。我在各個外資企業中擔任總經理的任期也幾乎都是4年。
不過話說回來,外資企業中的非頂級官員卻能平安無事。可能是樹大招風,在重大人事調整中首先被修理的往往就是總經理吧。
如此說來,即使登上堂堂總經理寶座也并非是一件幸事。多年來,我總結出一條心得體會:如果你想在一家外資企業長期工作的話,就千萬別做總經理,第二把手之類的管理干部倒能做個“不倒翁”。
日本大公司的總經理,退休后仍會被聘請為公司顧問,繼續享受高級待遇。但外資企業卻很苛刻,總經理一旦離職,就不再與公司有任何關聯。
離職后的總經理就算有意跳槽,但再要在其他地方連任什么總經理恐怕難上加難了。因為對任何企業組織來說,物色的人才越高級,要求就越苛刻,近乎雞蛋里面挑骨頭。許多人都有一個誤區,認為當總經理的人永遠能當總經理,其實并非如此。你在這一家公司當了總經理,絕不意味著在其他地方也能當總經理。能成為總經理的人才必須擁有豐富的經營經驗,廣博的企業知識,以及方方面面的人際關系。我之所以能連任多家公司的總經理,一靠實力,二靠運氣。或許我的運氣比別人更好一些,像我這樣的情況真可謂是鳳毛麟角。
只要擔任過總經理,哪怕只有一次,就會對部門經理這樣的崗位不屑一顧。當然,一般來說,公司也不會讓一個總經理去干部門經理的活兒。
所以,如果一個50多歲的外資企業總經理離職后,擺在他眼前的只有兩條道路可走。一條是去投奔你敬佩、信賴的老前輩,發揮自己的經驗和知識,在他手下工作。另一條就是改行做出租車司機。別以為我是在開玩笑,事實上,我認識的好多總經理離職后都開起了出租車。
說到這里大家總該明白了吧,外資企業總經理真不是一個好差使,因為對他們來說,選擇其他工作的余地實在太小了。
箱田忠昭先生,還曾給過我另一個忠告,讓我記憶猶新。
“山田先生,外資企業總經理最終都不會有好下場的。在商場上和人爭得你死我活;在公司里又六親不認,隨時都會解雇員工;而自己也不太平,哪天都會丟掉工作。你看看吧,外資企業總經理沒有一個人是面善的。”
在出版此書時,我想起這段話,便放棄了在本書上刊載照片的念頭。不是嗎,如果我登了照片,日后轉行做出租車司機被人認出來的話,就太不好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