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援
在心理咨詢師的耐心指導下,我也像他人一樣能夠有計劃地做些能使自己獲得快樂和自信的活動,我的購物沖動癥的癥狀已大有好轉。
新衣服換來的竟是恥笑
畢業了,我過五關斬六將,在同學們羨慕的目光中走進了現在這個大公司里工作。我出生于農村,是農民的女兒,沒有顯赫的背景,輝煌的家世,甚至也不夠漂亮。能到這個薪酬、福利都很好的公司工作,我感到十分幸運,認為是上天的眷顧,所以,我很珍惜這份工作。公司規定是五點半下班,但是我很少按時離開,寫工作總結、學習資料,一般都是七八點才離開單位,周六周日也經常加班加點。
那段時間,我每天都是第一個到公司,把文件整理得井井有條,抓住每一分每一秒跟客戶聯系,盡量完美地做好每一筆生意。晚上回到公寓總是精力耗盡,疲憊不堪。但是,這些付出很快得到了回報。不久,我的職務就得到了提升。
我的晉升速度算是公司女職員中最快的,但是,我并沒有得到預期的榮耀及快樂。公司里人員復雜,關系曖昧,說不定什么時候,隨口的一句話就得罪了人。所以,我上班時不經常說話。然而,有一次無意經過茶水間時,我聽到這樣一句話:“裝什么呀,土包子一個,還假清高呢!”
本來那天我的心情不錯,特意穿了一件新買的衣服去上班。它花去了我半個月的工資,雖然也覺得舍不得,但是別的女職員哪個不是幾百上千的衣服披掛上身,而我又怎么好意思再穿那些大學時代的幾套舊衣服?誰知道,穿到公司,卻是出乎意料地難堪。
瘋狂地奔跑在購物的路上
我想,我無論如何也難以和同事搞好關系了,還不如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干出些成績,讓同事認同我的能力。
這天是周一,才剛剛早晨六點,我就已經被鬧鐘叫醒。一陣打仗似的梳妝打扮之后,我匆匆乘地鐵趕往公司。站在晃動的車廂里、擠在一群人當中,整夜輾轉難眠的我昏昏欲睡。我掐掐太陽穴,提醒自己:千萬不能瞌睡,一天的戰斗剛開始!嶄新的一天,有打不完的仗:先寫頭天沒寫完的報告,然后制作表格;忙到一半的時候接到電話,老板叫我去開會;在會上我接到了學習進修的任務,會后還需要提交一個詳細的會議記錄;回到辦公室,又一個客戶部剛接下的生意在等我處理……我覺得有一根鞭子在我的身后趕著我前行。
每天都在不停地奔跑,根本沒有靜下來的時候。早忘記了休息是什么感覺:朝九晚五的作息制度對我來說簡直就是奢望,加班加點成了家常便飯,經常還要把工作帶回公寓做。在進公司的兩年中,我的職位連升三級,也有了下屬,能管一些人。但是,我的壓力極大,每天最擔心的就是工作完成得不夠出色,上司不滿意,又怕工作中一旦出錯,下屬會嘲笑。這些擔憂使我的工作效率開始下降,睡眠質量越來越差,注意力也無法集中,整天感到頭暈、疲乏,精力大不如前。
由于平時上班工作忙,我總是沒空特意去購物。在一個周末,好久不見的大學同學方靜來找我。她是班里的班花,一畢業就嫁入豪門當了少奶奶。她非要我陪她一起去商場購物。在花錢大手大腳的方靜的慫恿下,我買了2000多元錢的東西。當拎著大兜小兜回到家時,我雖然很累,心里卻很輕松,那一刻,我突然前所未有地感覺到壓力得到了空前的釋放。
于是,我開始經常去購物,把它當做工作倦怠時充電的最佳方式。由于每次購物后感覺壓力確實得到了釋放,第二天工作時精神特別充足,我逐漸形成了“購物是享受”“購物有益健康”的觀念,甚至把購物作為精神抑郁的疏導方法。
購物癖讓我眾叛親離
這天是公司發薪水的第二天。我的工資在朋友中算是高的了,但是每次還完信用卡的購物透支欠款后,就所剩無幾了。上午,我突然接到好友小萍的電話,讓我趕到市中心醫院。她丈夫被車撞了,頭部大量出血,情況危急,醫院要求先交一萬塊錢才給動手術。看著小萍哀求的眼神,我還是硬著頭皮告訴她我沒有錢。小萍一聽就炸了:“還做什么朋友!不就是你兩個月的工資嗎,我又不是不還,你竟然見死不救,虧我還當你是最好最信任的朋友,出了那么大的事,我第一個就想到你。”她把我趕了出來!
我真是有口難言,每月5000多元的高工資也攢不下錢,看看身上穿的戴的,哪件不是成百上千的,跟誰說起自己沒錢誰都不信。后來陸續有朋友向我借錢救急,我總也拿不出錢來,日子久了,我小氣吝嗇、不夠義氣的流言就在朋友圈中傳開來了。每次聚會她們看我的眼神中都帶點鄙夷,也不大愿意理我。漸漸的,我也不自討沒趣參加聚會了,朋友們都離我遠去……
由于瘋狂購物的緣故,我一直都沒有多少積蓄。那次弟弟結婚,我還沒發工資,身上的現金只夠回農村老家的車費,就沒有給新人包紅包。母親大怒:“沒有錢?你當我瞎啦!你穿得比新娘子還耀眼,這身衣服還不得百八十塊?”我什么都不敢說,第二天就坐最早的班車回到了城里。
我想起當初說好每月往家里寄500元錢的,自從心理上對購物依戀成癖后就再也沒寄過。我特別后悔瘋狂購物,可是又控制不住自己。每個月的月初我總會收到各張信用卡的透支欠款單,有一個月加起來竟然有一萬多,幾乎花光了我所有的積蓄。瘋狂購物使我快樂,也讓我的生活變得拮據。勉強控制一次后只會使下一次購物更瘋狂。就這樣,瘋狂購物,后悔,更瘋狂購物,使我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的怪圈。
走出瘋狂購物的泥潭
我終于下決心改掉瘋狂購物的習慣。在朋友的建議下,我找了心理咨詢師。
通過與心理咨詢師的晤談,我才認識到,雖說買東西是一個正常的行為,但如果買完后會很后悔,心理產生強烈的罪惡感,且對無法克制失控的購物行為感到很煩惱、很沮喪,甚至影響到個人經濟、家庭和諧,每每讓自己陷入“焦慮—沖動購物—負債—還錢—更焦慮”的惡性循環困境,就是患了“購物沖動癥”。
購物時,心理咨詢師建議我出門不要帶太多的錢,每次逛商店之前想清楚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必要時與同伴一塊去逛街,并要同伴幫助提醒。
此后,我雖然經歷了多次激烈的內心掙扎,但我還是成功地運用心理咨詢師介紹的厭惡療法對抗了購物的沖動,我的購物沖動癥的癥狀已大有好轉。最近去了名牌專賣店一趟,有兩雙鞋真叫我心動,可是再一想,其中有一雙與我曾經買的一雙款式差不多,而另一雙我穿的機會其實不多,經過激烈的內心斗爭,我還是放棄了購物的想法,于是成功地對抗了購物“病毒”。
現在,我已像其他人一樣能夠有計劃地進行能夠使我獲得快樂和自信的活動,尤其在周末,譬如打掃房間、騎賽車、寫信、聽音樂、逛街等。另外,我的生活也恢復了往日的正常規律,盡量按時吃飯,起居有規律,每天安排一段時間進行體育鍛煉,例如跑步、游泳等。不過,回想起那段瘋狂購物的經歷,我還是心有余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