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敏 李國平 陳寧
內容提要梯度推移理論認為,高梯度地區產業總是在不停地向低梯度地區推移,但是我國東、西部地區長期以來存在著差距,并且自1999年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盡管出臺了許多區域優惠政策,但區域經濟水平差距依然很大,梯度推移現象不明顯。本文通過實證分析,發現其原因是我國東、西部地區在梯度推移過程中存在著諸多粘性因素,這些因素分別是,初始投資地的人緣地緣關系、沉沒成本、已經建立的生產協作網絡、落后地區的基礎設施薄弱、低梯度地區的市場容量狹小及市場化程度低、政府效率低下和投資信息不暢等因素。
關鍵詞區域 梯度推移 粘性
〔中圖分類號〕F061.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447-662X(2004)01-0072-04
一、引 言
美國經濟學家弗農提出了工業生產生命循環階段論,在工業發展過程中均要經歷創新、發展、成熟、衰老四個階段。發展經濟學家把這種工業生產生命循環階段理論引伸到區域發展研究,產生了區域經濟梯度推移論,認為區域經濟的梯度推移主要取決于產業結構優劣。創新多發于高梯度地區并逐步向低梯度地區轉移,梯度轉移主要是通過多層次的城市系統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