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自己的收入
在現代社會,收入是我們生存之本。25歲的女性大多從學校畢業三年或者更久,已經逐步從理想主義過渡到了現實主義。所以我們對自己應該有充分了解,可以正確地估計到未來的生活。我們應該明白現在的薪水可以給自己怎么樣的生活,在以后的十年里的收入大概可以增長多少。正視自己的收入有助于女性們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應該抱著這份不夠高的收入過穩定的日子還是應該尋找跳槽與嫁給有錢人的機會。關于這一點,25歲女性已經沒有多少機會猶豫與糊涂。如會計師波波身在上海,她覺得她月收入3000元與上海6000元左右的房價相比,簡直是杯水車薪,不得不打起精神尋找一份兼職。而住在廣州的出納阿玲覺得月薪3000已經是她工作能力的上限,不如安心地找一個同等能力的丈夫,兩個人齊心協力攢錢過日子。已經步入婚姻年齡的女性要了解未來伴侶的收入如何,以后大概有怎樣的增長趨勢。這是家庭理財的基本資料。
2.了解自己的支出
25歲是女性的一個分水嶺。這個年齡的女性應該完全具備了成為人妻與人母的能力。所以我們開始強調女性的成熟與知性。對于金錢的態度我們應該變得慎重并且得體。花錢的真正意義是什么呢?每個月花多少錢可以滿足我們的欲望?我們將怎么買房?我們將為我們未來的丈夫與孩子儲備些什么?我們還將對父母履行多少贍養義務?每個人應該根據自己的不同情況做一個對未來十年的花費的概算。這樣我們可以明白該不該為未來存錢,必須存下多少錢我們未來的花消才不會變得緊張。航運公司的職員阿玲在多年以前就設想了她未來想要的房子:在多層建筑的最上一層,面積最好是100平方米以上,并且樓上還附帶一個精致小巧的閣樓。到上海的房產市場上一看,這樣的房子總價基本在50萬元左右。如果不能一次付清,她還將為商業貸款支出利息。在付房貸的同時,她與她的家庭還需要每月2500元的生活開銷。要多少錢才能實現我們的目標——當這個未來消費的數字真實地擺在面前時,節約我們現有的金錢變得迫不及待起來。
3.確定自己每個周期的消費目標
當省錢成為你的生活理論之后,實踐起來就會變得有條理了。我們不提倡在花錢之后再去尋找自己的錢花在哪里了,而應該在花錢之前就明白自己的錢將花在哪里。室內設計公司的設計師小美在工作案頭掛了一張親手設計的卡片,上面寫著:房租、食物、手機費、衣服、書等等。這是一張提醒卡。小美說卡片上寫的前面三項開銷是每月必不可少的,并且占據了她收入的二分之一,使得她不得不小心開支。而后兩項每月都不是固定的,根據她的需要而決定。比如如果上個月買了一件心愛的小飾物,下個月就不在飾物上花錢,而是用來花在上個月想要而沒有買的書本碟片之類的東西上??吹剿鼈兯龝参孔约菏″X并不是要壓縮自己所有的欲望,而是有計劃有目標地實現。這就好比一個減肥的人在吃完枯燥的減肥餐之后,發現自己還可以品嘗一下美味的巧克力一樣——既達到自己的目的,又不至于十分苛刻自己。
4.帶一只計算工具在身邊
手機就是幾乎每一個人都擁有的計算器。雖然手機上的計算功能并不是特別方便,但是你可以最快地知道如果你漲了工資,你會增繳多少錢的稅,你看中的一套房子它的首付加稅與手續費是多少錢,或者當我們站在超市里拎著一大籃物品時,我們這次的支出將會是多少。雖然這些也許都只是簡單的計算,我們用心算就可以算出來。但是手機上的數字給了我們雙重的沖擊,可以使我們更加簡便、深入地感受這筆錢的大小與去向。這和女性用現金與用信用卡消費時有不同心理的情況差不多。拿在手上的現金比看得見的數字讓人印象深刻,而看得見的數字又比思維中的數字印象深刻。
5.在節流的同時想想開源
女性最簡單的開源方法是找個有錢人。如果25歲的女性已經來不及找一個有錢人,那么就應該確立自己去做有錢人的目標。除了在工作之余再工作的辦法以外,市面上最新流行的投資方式我們都應該充分了解,然后在適當的時候插足,靠自己的判斷能力與金錢進行一次較量。贏了,你就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