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號通”再戰通信市場
北京通信公司計劃今年“五一”前后開通“一號通”新業務。“一號通”是一個僅限北京地區使用的13位的負責接聽的虛擬號碼,用戶并不能用該號碼撥打電話。“一號通”并非剛剛出現的新事物,2003年3月上海電信就已經推出“一號通”業務。2003年8月鐵通和中國電信也曾經在北京推出此項業務,不過并沒有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運營半年來客戶尚不足3000人。
隨著通信行業的競爭加劇,電信、網通、鐵通依托其固話壟斷資源和資費優勢,從推出“小靈通”、“游子歸家”到大力發展“一號通”,變通地實現了手機單向收費,搶奪、分流移動和聯通的話務。然而一旦移動和聯通針對資費高、單向收費等焦點問題采取相應措施,這一業務對于手機用戶而言有多少吸引力就值得打個問號。
此外,即將提交人大審議的《電信法》草稿中對用戶“帶號轉網”已經有了相關規定。盡管《電信法》何時出臺尚不得而知,“一號通”的發展前景也不明朗,但由其引發的通信行業市場大戰勢必更加激烈。(胡小娟)
四項改革打造“數字鐵路”
在2月22日召開的全國鐵路工作會議上,鐵道部指出,2004年要進一步加大力度,加快推進信息化建設,努力打造“數字鐵路”,并把機車車輛裝備現代化和鐵路信息化作為今后加快鐵路技術進步和實現鐵路現代化的兩大主要任務,并制定了以運輸生產調度指揮智能化、客貨營銷社會化、企業經營管理現代化為重點的鐵路信息化總體規劃。
目前,“數字鐵路”的DMIS(鐵路運輸調度指揮信息系統)一期工程已投入運行,未來將完成二期主體工程,建成14個鐵路局、30個分局列車調度指揮中心和干線基層網,實現TMIS(鐵路運輸管理信息系統)和DMIS的結合,完成部、局、分局調度綜合系統聯網建設。對于客貨運輸營銷,未來將開展鐵路電子商務門戶網站研究。(唐瀟霖)
中國啟動電子郵戳計劃
在中國政府部門以及中國科學院的大力支持下,北京中科久輝信息自動化有限公司和美國AuthentiDate公司日前簽訂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協議,此舉標志著中國將積極展開電子郵戳業務(EPM)在中國包括香港及澳門地區的開發與應用。中科久輝公司及其主要郵政合作單位將被引入到萬國郵盟(UPU)制定 EPM 國際標準的組織及活動中去。
此前,中國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Internet 用戶第二的大國,并沒有參與到國際郵盟關于EPM 的標準制定工作。作為電子政務和電子商務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電子郵戳可廣泛應用于電子政務、電子合同簽訂、知識產權及版權的公證,適用于證券、銀行、保險等所有需要電子信息得到確認的行業。此項技術及服務已經在美國、加拿大、歐盟各國得到廣泛應用。美國郵政管理局(US Post)作為電子郵戳業務的供應商在2006年僅此一項凈收入就將達3億美元以上。(江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