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4~1875年俄國總參謀部的索斯諾夫斯基(Sosnovsky,Y.A.)上尉率領俄國探險隊與貿易考察團前往中國。考察團成員有地質學家馬圖索夫斯基(Matusovsky,Z.L.),科學家派亞塞特斯基(Pyasetsky,P.Y.)博士,翻譯員安德烈里耶夫斯基(Andreyevsky,I.S.),一位官員及一位姓徐的中國老紳士。護送隊包括西西伯利亞部隊的三個哥薩克輕騎兵———帕夫洛夫(Pavlov),斯特帕諾夫(Stepanov)及斯莫考特尼(Smokotnin)。攝影師鮑耶爾斯基(Boyarsky,A.E.)也被邀請參加這次旅行考察。考察團此行的任務“一是考察從齋桑至四川省的道路,二是有目的地進行貿易考察。尋找合適的地方建立領事館、代理處及貿易站,建立情報機構,獲得‘東干起義’(東干或稱東甘,指甘肅東部的回族。東干起義是指同治年間的西北回民起義)及起義各省政治命運的情報資料”。
考察團1874年3月14日從圣彼得堡出發,取道烏蘭巴托、張家口,進入北京、天津,并乘船沿大運河南下上海,又乘船逆長江而上抵漢口。次年4月13日到達陜西漢中,然后由此以陸路于一個月后到達甘肅蘭州,再向西經永昌、安西、甘州(張掖)、肅州(酒泉)、哈密、古城至齋桑。

考察中,派亞塞特斯基博士記錄考察日記。在日記中,他記錄到關于道路的詳細資料、水資源及動物的飼料及他自己的旅行感受,考察中遇到的集會、小鎮、中國軍隊,考察團經過地區人們的風俗習慣,中國人姓名,旅行者的情感以及許多有史料價值的細節。攝影師鮑耶爾斯基帶著非常笨重的攝影器材,拍攝了考察團沿途活動的照片200幅,這些照片后來收藏在英國的大英圖書館。1993年瑙姆金(Naumkin,V.)選擇了160多幅,經過編輯之后,由英國日內特出版有限公司出版,書名《歷史瞬間:珍貴的攝影檔案———中國》。
相關鏈接:考察團旅行日程
1874年3月14日,從圣彼得堡出發
1874年7月,到達恰克圖
1874年7月底,到達烏蘭巴托
1874年8月中旬,到達長城
1874年9月,到達北京
1874年10月21日,到達長江口,考察長江沿岸城鎮。當時漢口茶葉馳名中外,為了詳細了解茶葉的生產、加工,考察團在此停留了兩三個月時間

1875年3月30日,到達漢江的黃金峽谷
1875年4月13日,到達漢中府
1875年5月20日,前往甘肅省
1875年7月19日,到達永昌縣
1875年8月1日,到達肅州
1875年8月中旬,到達安西
1875年8月23日,到達哈密,在此停留6天
1875年9月12日,到達中國最后一個城鎮古城
1875年10月14日,到達齋桑,隨后踏上返鄉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