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初二學生王×在期中考試之后,來到心理咨詢室氣憤地說道:他最恨語文老師,因為老師的行為太“殘酷”。由于王×的語文成績沒有達到語文老師的要求標準,被老師一次次地當眾批評,并遭到老師的懲罰:罰寫2000字的說明書!(這是老師慣用的手法,說是為了防止某些人拖班級的后腿。)現(xiàn)在的王×一到語文考試的時候就緊張,每次語文考試之前,王x就會出汗,肚子痛,出現(xiàn)了考試恐怖癥狀。
[分析]
這個案例反映了三個方面的問題:第一,教師的心理壓力大,由于受對學生恨鐵不成鋼的心理的影響,而對學生運用了處罰手段,給學生造成了很大的壓力;第二,學生所受心理壓力影響到了他們的情緒,因而出現(xiàn)了恨語文老師太“殘酷”的言論;第三,教師的心理壓力、學生的心理壓力,均來自于受社會重視的應試教育的影響。
上述案例,是一個比較普遍的教育現(xiàn)象。對案例中學生的心理癥狀,教師應該早發(fā)現(xiàn),并做好教育、安撫工作。當學生身心不適應,出現(xiàn)壓力癥狀(如:頭痛、嘔吐、腹瀉、不明低熱、食欲不振、呼吸急促等),應讓他們到學校衛(wèi)生室檢查或回家休息。教師不要在精神上過分激勵學生奮發(fā)努力,即“逼得太緊”。學校壓力是學生的精神健康在心理——身體上、呈現(xiàn)危機的信號。比激勵、輔導更重要的是保證學生有充分的休息。
當然,對學生的教育不應當只是教師的任務,家長和社會也應當負起責任,要形成學校、教師、家長都來關(guān)心、幫助學生的共同體。因此,教師的態(tài)度及情緒的穩(wěn)定,是學生恢復與適應環(huán)境的重要條件,而家長的關(guān)愛、社會的輿論則是促使學生產(chǎn)生一個良好心理氛圍的必要條件。
從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師的心理健康也應當引起我們的重視。據(jù)上海市的《上海半數(shù)中小學教師面臨心理危機》這一調(diào)查報告中顯示:中小學教師中,有26%的人患有各種身心疾病(由心因性反應導致的生理疾病),其中4%的人癥狀嚴重;有29%的人有強迫性神經(jīng)癥(行為刻板、固執(zhí)),其中4%的人癥狀嚴重;有13%的人有焦慮癥,其中2%的人癥狀嚴重;有10%的人人際關(guān)系有障礙,其中2%的人癥狀嚴重;有18%的人有抑郁癥,其中3%的人癥狀嚴重;有15%的人有逆反心理,抵觸領導和權(quán)威等等。這些癥狀表明:中小學教師的心理健康保健刻不容緩;條件艱苦的農(nóng)村教師的心理狀況要比城市教師的心理狀況更嚴重;青年男教師和更年期階段的老教師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比率大于一般的教師。教師群體的心理健康問題應該引起我們的警醒,因為這將影響到學生的心理健康,而且是一個群體!
[反饋]
現(xiàn)實生活中的獨生子女從小在表揚、呵護、溺愛中長大,很少有挫折感,承受挫折的能力較差。在心理咨詢室,教師耐心地疏導學生學會對待錯誤、失敗;學會理解老師的一片苦心、迫切的希望;學會在考試前疏導自己,樹立自信心。學生王x舒心地走了。隨后,我們在與王×老師的談話中也達成這樣一個共識:解決學生的學校壓力癥與關(guān)懷教師的心理健康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教師對自我形象的修正、養(yǎng)成健全的人格和適應的情緒,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
(作者單位:哈爾濱市第69中學)
責任編輯/倪軍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