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事 新言
“我家每天都會有亞西爾·阿拉法特的名字,正如亞西爾·阿拉法特的名字將會在每一個巴勒斯坦家庭永生。我感到非常自豪。”“阿拉法特是我們的領袖和父親,他為我們獻出了一切,包括生命,但什么也沒索取?!?/p>
———即將臨產的巴勒斯坦婦女薩法·奧馬爾告訴丈夫拉菲克,她想為孩子取名亞西爾,以紀念剛去世的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亞西爾·阿拉法特。據當地醫生說,亞西爾·阿拉法特是加沙地帶和約旦河西岸11月11日新生嬰兒選用較多的名字。真所謂是“一個阿拉法特倒下了,還會有一千個出現?!?/p>
“雖然您第二任期的前景充滿光明,但我很遺憾地得出了這樣的結論:現在該是我回家的時候了。”
———美國商務部長埃文斯在寫給布什的信中這樣表達辭職的意愿。
“很顯然,我對于這次大選的結果非常哀傷。我希望但并不確信,布什的第二任期會從他的第一任期的錯誤中吸取一些教訓。最為危險的是我們沒有能力認識到自己的錯誤?!?/p>
———11月4日,一直強烈反對布什連任的美國金融大鱷索羅斯得知克里敗選之后無比失望。
“我們應該達成共識,我們不應該分裂,為了美國會更好,我們要統一,我們需要向心力,明天起床之后,我們仍然都是美國人。”
———克里在承認自己競選失敗的演說中深情地表示。
“三分之二的白人承認,他們對至少一個少數族裔或群體抱有偏見或歧視的態度,而旅游者、吉普賽人和無家可歸者是他們最瞧不起的對象。”
———由英國著名的同性戀者權益維護組織“石墻”委托專業機構進行的調查報告指出,英國社會存在著嚴重的歧視和偏見。
“孫中山就是看到臺灣被割讓,才要推翻清朝,他建立民國時時刻刻沒忘記臺灣,臺灣歷史與中華民國歷史是不可分割的。我們如果這樣教書,將會導致學生精神分裂。”
———臺灣“教育部”修改教科書,將中華民國成立的過程列入中國史,將國父孫中山稱為外國人。如此推動“臺獨”及“去中國化”的舉措,令身兼國民黨副主席的臺北市長馬英九甚為憤慨。相反,他在位于臺北市的國父紀念館前著重強調“中華民國建國史”。
“只要隨便在紐約某個街角轉上一圈,就可以聽到人們在談論移民加拿大或歐洲的事情。這在我大半生中,從沒看到過這種狀況,就連越戰或里根時代也沒有過,從來沒有。”
———布什連任美國總統后,成千上萬的美國人因不滿其政策而考慮離開美國。在美國政治科學教授羅伯特·馬修斯看來,這實在令人難以置信。他本人也已經接受西班牙馬德里和平研究中心的工作。
“本·拉登是一個虔誠的穆斯林,也是一位十分顧家的人。在他身上可以看到12世紀宗教信徒與首席執行官這類現代官員的奇妙結合?!?/p>
———前美國中央情報局分析家、中情局本·拉登調查小組前負責人邁克爾·朔伊爾認為,美國政府對這名基地頭目存在著根本上的誤解。

“憲法并不禁止總統身兼兩職,它只要求總統不能從身兼兩職中獲利!總統只要不領雙份政府薪水就可以了?!?/p>
———穆沙拉夫曾承諾在年底前辭去陸軍總參謀長一職,然而,11月1日巴基斯坦參議院初步表決其繼續擔任此職。
出場 退場
美國總統布什剛剛成功連任,他的內閣就傳來了走人的消息。繼接受司法部長阿什克羅夫特和商務部長埃文斯辭職之后,布什總統11月15日同意國務卿鮑威爾、能源部長亞伯拉罕、教育部長佩奇和農業部長維尼曼遞交的辭呈。16日,美國總統布什正式提名原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賴斯擔任國務卿,接替已宣布辭職的鮑威爾;提名賴斯的副手、負責國家安全事務的副顧問斯蒂芬·哈德利接替賴斯,擔任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什對賴斯和哈德利兩人的提名還必須得到參議院的批準才能生效。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表示,美國總統布什讓賴斯接任國務卿,是個很好的決定。此次的內閣大調整,《華盛頓郵報》的第一個反應是布什政府在第二個任期的外交政策將變得更加強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