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3月12日,俄國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被推翻,他的全家被押往烏拉爾山脈的葉卡捷琳堡流放,并隨后遭到秘密處決。然后從那以后,西方就有傳言稱尼古拉二世的小女兒——16歲的俄末代公主阿納斯塔西婭可能逃脫了死亡的厄運。80多年來,超過30名女子先后宣稱自己就是劫后余生的俄“末代公主”阿納斯塔西婭,然而她們大多數人都被證明是“假貨”,只有3個女人——她們都曾成功地讓世人相信她們是真正的“末代公主”。
愛情悲劇版
這三名女人中,第一個自稱是俄“末代公主”的女人名叫弗蘭茲斯卡·斯查恩科斯卡,她另兩個常用名分別是安娜·安德森和阿納斯塔西婭·馬娜漢(婚后名),在所有自稱俄“末代公主”的女人中,她是最令人相信的一個。
安娜·安德森的故事開始于1920年,一名柏林警察在一條運河邊巡邏,看到一名年輕女性跳入水中,他從河里救出了這名女子。她像其他自殺的柏林市民一樣,被送到了當地一家精神病院接受治療。
在那兒,醫生問她:“小姐,請告訴我們你的名字和家庭住址,我們沒有你的任何身份資料。”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這名年輕女子以虛弱的聲音緩緩道:“我想我必須宣布一個重要聲明,我的名字叫阿納斯塔西婭·尼古拉耶夫娜·羅曼諾娃,我是一名俄國公主,阿納斯塔西婭公主,末代沙皇的女兒。我設法逃出了葉卡捷琳堡發生的滅門之災。”
在眾醫生面面相覷之中,這個“末代公主”敘述了一個傳奇般的逃生故事。據她稱,當她和家人被拘押在葉卡捷琳堡的伊帕蒂夫宮時,許多肅反委員會的特工看守著他們,然而,其中一名叫做柴可夫斯基的特工愛上了她,決定不惜一切手段將她救出去,條件是她得做他的戀人。柴可夫斯基成功地帶她逃了出去。在她父母被處決后6天,由科爾查克上將率領的沙皇白軍殘部又奪回了葉卡捷琳堡,許多沙俄貴族攜帶金銀細軟逃往了羅馬尼亞,其中包括阿納斯塔西婭和她的恩人柴可夫斯基。在羅馬尼亞同居時,柴可夫斯基在一次酒館爭吵中被人殺死,此時已經懷孕的阿納斯塔西婭陷入悲慘之境,既沒有錢,也沒有身份證明。不久后,她生下了柴可夫斯基的孩子,并將他送進了孤兒院。此后,精通數國語言的阿納斯塔西婭開始在歐洲各國漫無目的游蕩,最后來到了德國。在柏林,她終于無法承認長期的羞辱和困苦生活,決定結束自己的生命。
當“末代公主”的故事上了報紙后,許多人紛紛涌人醫院,想一睹她的真面目。1925年,俄末代沙皇的妹妹奧爾加·亞歷山大羅夫娃·羅曼諾娃來到收容院,想確認一下這個“侄女”的真假。沒有人知道她們到底談了些什么內容,不過自那次見面后,“姑姑”奧爾加就宣稱道:“盡管仍有懷疑,但我的心告訴我她是阿納斯塔西婭!”
1927年,一家柏林報紙發表文章曝光稱,這名俄“末代公主”其實出生于波蘭一個窮人家庭。1928年,俄末代沙皇家族12名活著的親戚以及一些德國親戚一起發表聲明,指責這名“公主”的故事毫不可信。
俄“末代公主”安娜·安德森多次將她的身份案推上法庭,最后的一份法庭判決在1970年被公之于眾,上面寫道:“她的聲明無法被證實,但也不能被駁倒?!?/p>
安娜·安德森后來移居到了美國,于1984年死于美國弗吉尼亞州的夏洛特維爾市,她的墓碑上只刻著一個名字:“阿納斯塔西婭”。
苦難公主版
第二位“末代公主”出現在1934年4月7日,當天早晨,一名衣衫破舊的瘦弱女人走進莫斯科市塞姆約諾夫斯克耶公墓內的復活教堂。西奈斯基牧師被這名女人懺悔的內容驚得目瞪口呆。她在懺悔中稱自己名叫阿納斯塔西婭,是俄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女兒。驚呆的牧師問她當年是如何逃出滅門之禍的,這名陌生的女人道:“我不能說出來?!?/p>
蘇聯克格勃前身NKVD很快就獲知了這個女人的消息,并立即向這個化名那迪茲達·V·伊萬諾娃·瓦西爾耶娃的女人發出了逮捕令。
“那迪茲達”在雅爾塔被捕后,被押回莫斯科進行審訊。負責這場審訊的NKVD官員在審訊記錄上記下了“那迪茲達”的供述:“我在1930年被捕入獄,直到1933年11月才被放出來。入獄前幾天,我遇到了一個叫安娜·庫茲尼特索娃的人,并告知我的真實身份,她對我說她與莫斯科的瑞典大使館保持著接觸,于是我分別寫了兩封信給一個國外親戚和英國的喬治國王——他是我父皇尼古拉二世的堂兄弟。我希望庫茲尼特索娃能通過瑞典大使館送出這些信。我在信中說自己一直被關在獄中,請求他們幫助我離開這個國家。幾天后,一個叫做格里塔·詹森的人說想見我,我在庫茲尼特索娃的陪伴下,在指定時間來到一家劇院門口與他碰頭。詹森要我寫一封信給芬蘭的親戚維魯布娃公主,我照辦了,并在信中要求她告訴所有羅曼諾夫家族的人,我還活著,急需要錢?!?/p>
直到“那迪茲達”在雅爾塔被捕前,她仍與國外的“親戚”們保持著聯系。NKVD精神病專家克拉斯努希金教授對“那迪茲達”做了醫學檢查,他在檢查報告中寫道:“市民那迪茲達,現年33歲,具有明顯的妄想癥,表現形式是感到自己是受迫害的貴族。作為一個精神有病的人,她應該在一個精神病醫院中接受治療?!?/p>
在接下來的35年中,“那迪茲達”一直被關在精神病院中,她于1971年死在斯維雅茲斯克島的一所精神病院中。
億萬遺產版
第三個“末代公主”出現在1995年,當時,一名叫做阿納托利·格亞尼克的拉脫維亞律師和他的哥哥亞歷山大一起發現了這個老太太,這個姓貝利克德澤的女人自稱她是真正的俄“末代公主”。2000年,這個年近百歲的“公主”宣稱,在1917年俄革命前,她的父親尼古拉二世早將大筆金錢和黃金運送到歐洲的幾家銀行,作為幸存的繼承人,她有權繼承這筆龐大遺產。
據悉,1917年1月,尼古拉二世被推翻前兩個月,他和妻子將他們的私人財產裝滿150只大箱子,用一艘英國軍艦經由摩爾曼斯克運往了英國。此外,尼古拉二世還將5噸半的黃金經由日本和美國運往英國,準備儲存到巴林斯兄弟銀行的一個私人賬戶中。
然而,有關這批黃金的文件抵達了銀行,但那批黃金卻從來沒有到達。據稱1917年3月沙皇被推翻后,這批黃金被中途轉運的國家給沒收了。盡管如此,仍有價值連城的沙皇遺產至今仍沉睡在歐洲銀行的金庫里。
據她稱,在她全家被殺的前一晚,一名曾是前沙皇時期官員的肅反委員會特工維克霍夫斯基悄悄將她救出了伊帕蒂夫宮,并逃出了葉卡捷琳堡。他們逃到了俄南部的羅斯托夫,并于1919年定居到了阿柏克茲亞。在那里,她與另一名叫貝利克德澤的肅反委員會特工結了婚。
2000年,一個叫“阿納斯塔西婭公主國際基督教公共慈善基金會”的機構開始建立,該基金會已經確認了兩家國外銀行儲有2萬億美元的末代沙皇遺產,其中至少300億美元是屬于阿納斯塔西婭公主的。
據“末代公主”貝利克德澤稱,由于她沒有后代,此外她的皇室親戚都不愿意承認她,如果這筆財產被迫回,她愿意將它全部捐贈給俄羅斯國庫。
貝利克德澤卻沒有贏得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支持,她顯然希望普京總統能幫助她與歐洲銀行打官司,普京顯然對她的身份頗有疑慮。由于貝利克德澤始終沒有向法庭提起正式的財產訴訟,她的身份故事也成了一個未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