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僧虔(426—485),字簡穆,瑯邪臨沂(今屬山東)人,晉代三朝宰相王導的五世孫,著名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四世族刊、,南朝齊朝著名的書法家,官至尚書令。青年時代的王僧虔就寫得一手好字,尤其擅長隸書。早在劉宋王朝,一次偶然的機會,宋文帝見到了王僧虔的一幅白絹扇面書法后,贊嘆不已:“這不只是超過了王子敬 (王獻之),其骨力內涵、外貌風儀更不一般,不可小看。”到了齊朝,王僧虔書法更臻完美,遂咸海內名家。他的書法不僅繼承了家族的傳統,豐厚淳樸而有氣骨,而且對書法理論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著有《書論》一篇。他的書法不僅在南北朝時名噪一時,而且對唐宋時期的書法亦產生了一定影響。
齊高帝蕭道成本是行伍出身,但卻酷愛書法,戎馬倥傯中常常堅持勤學苦練,即使后來當了皇帝,日理萬機,書法雅興仍不減當年。當皇帝后,他到處題詞,還經常寫字賜給臣下。一些善于溜須拍馬之人,總是極力在齊高帝面前吹捧其書法天下無雙。久而久之,齊高帝自以為是,經常在公開場合吹噓自己的書法天下第一。
有一次,齊高帝偶然聽大臣們議論說王僧虔的書法才是當今天下第一,心里不服氣。王僧虔的書法他見過,的確屬于上乘,但他認為自己的書法也并不比王僧虔差多少。建元年間(479-482),齊高帝下詔讓擔任丹陽(今江蘇鎮江)尹的王僧虔來朝與他進行書法比賽,看看誰的書法天下第一。王僧虔接到圣旨,絲毫不敢怠慢,連忙動身進京。
王夫人知道丈夫要和皇上比賽書法,知道大禍臨頭,當時就嚇得癱倒在地。這種前無古人的比賽,對王僧虔來說結果只能是輸。就算有人肯主持公道,也不可能當著皇上的面實話實說。所以夫人勸他放棄這場比賽,王僧虔說:“抗旨不遵,照樣是死罪。”
正式比賽這一天,金鑾殿正中的幾案上擺放著文房四寶。比賽開始后,首先出場的當然是齊高帝。只見他緩步來到幾案前,提起筆屏息凝神,揮灑自如地寫下了“氣吞山河”4個道勁有力的大字。群臣見皇帝寫完字,立即叩拜于地,齊聲喝彩,山呼萬歲。
群臣的喝彩聲使齊高帝更加得意,他坐回龍椅后對王僧虔說:“王愛卿,請吧。”王僧虔應聲答道:“臣領旨。”王僧虔精神飽滿地來到幾案前,提筆飽蘸濃墨,欣然落筆,龍飛鳳舞,一氣呵成地寫下了“錦繡江山”4個大字。文武大臣見王僧虔的字果然不同凡響,不由發出了嘖嘖贊嘆。但礙于齊高帝的面子,誰也不敢大聲叫好。
齊高帝見王僧虔寫完字,回頭用威嚴的口氣問群臣:“眾位愛卿,大家都來評一評,是朕的字寫得好還是王愛卿的字寫得好?”他的話音未落,立即有大臣高聲喊道:“當然是陛下的字寫得好,陛下的書法才是真正的天下第一!”齊高帝瞥了王僧虔一眼,以挑釁的口吻問道:“王愛卿,你倒說說咱們倆的書法誰是第一?”
王僧虔不緊不慢地回答說:“臣的書法第一。”此言一出,所有在場的人都驚得目瞪口呆。心想,王僧虔今天這是怎么了,竟然敢當眾和皇帝爭奪天下第一?難道他不想活了。果然,齊高帝聞言十分惱怒,他正要發作,就聽見王僧虔又說道:“陛下的書法也是第一。”“此話怎講?”齊高帝大惑不解:“第一就是第一,怎么會有兩個第一?”王僧虔不慌不忙地答道:“陛下,自古君有君紀,臣有臣綱,君臣怎么能相提并論呢9臣的書法又怎么敢和皇上您比高低呢?臣的書法只能和丈武大臣相比,在文武大臣中可稱第一。而陛下的書法只能與歷代皇帝相比,臣以為自古以來沒有哪個皇帝能夠比得上。所以陛下的書法,在皇帝中是當之無愧的第一。”
“言之有理,言之有理。”
王僧虔一席話說得齊高帝頻頻點頭:“歷代帝王的字是沒有一個比朕寫得好,那朕就是皇帝中的第一了。”齊高帝要和王僧虔進行書法比賽的目的只是想煞煞王僧虔的傲氣,根本就沒有打算真的殺了他。現在,他見王僧虔當眾給足了自己面子,而且又說得合情合理,遂順水推舟,哈哈大笑說:“王愛卿可真會說話,既不失之自信,又不得罪于朕,真可謂善自為謀啊!”話語中流露出對王僧虔隨機應變能力的嘉許。一場前所未有的書法比賽也圓滿地落下了帷幕。 (編緝/山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