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過一篇文章,大意是說喜歡某個行當,如果把它作為職業,便不免枯燥乏味,因為有生存的壓力,只有把它當成一種業余愛好才是輕松而美麗的,才能給人帶來歡樂。文章里舉了一個例子,說美國自行車手阿姆斯特朗第五次奪冠后,接受采訪時一直重復這樣一句話:我太累了,我想休息。然后文章的作者解釋說,作為一名職業自行車子,不僅要進行艱苦的訓練,而且要受比賽名次、獎金、贊助商等諸多因素的困擾,實在是不快樂。言外之意,如果是業余的,會好很多。
這種觀點實在讓人不敢茍同,我的看法是:干嗎要是業余的,既然你喜歡?阿姆斯特朗是戰勝癌癥后重返賽場的——由此可見,他對自己的事業是多么熱愛。讓他退出賽場,去做一個輕松瀟灑的業余自行車手,他怎么會甘心呢?對他而言,那才是此生最大的遺憾。他的青春、他的風采必須在賽場上才能最大程度地展現。
況且,業余的就快樂嗎?我有一個朋友,從事文秘工作,一直在單位里寫材料,有著不錯的收入,而他的真正愛好是畫畫,業余時間都用來創作,并且畫得相當不錯,已成功舉辦了幾次畫展。曾經以為他是個活得很瀟灑的人,直到有一天聚會遇到他,他疲憊不堪地向我大傾苦水:真是不甘心啊,這么地熱愛,卻不能盡全力投入……為此,他一直生活在彷徨和矛盾中。
后來,他終于辭去了公職,把畫畫賣畫當成自己安身立命的職業。再見到他,他已是陽光燦爛,高興得語無倫次:這下子好了,這下子好了,不管成敗,我至少盡全力了。
人生苦短,喜歡干什么,就把它當作一件正經事,而不是一種可有可無、可輕可重的業余形式和姿態,實實在在地去投入和付出,失敗了,無憾;成功了,去享受巨大的喜悅。有什么不好呢?
很欣賞武漢女作家池莉的一句話:我就是要吊死在一棵樹上……這當然是比喻的說法,表明她全力傾注寫作的決心和勇氣。池莉以前的職業是醫生,寫小說只是業余愛好,因為喜歡,她不懈地努力,最終當上了專業作家。
人總有一死,死在自己喜歡的那棵樹上應該是人生的一大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