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一直認為植物是沒有“情感”的,但最近的研究表明,這種觀點正在受到科學家的質疑。有一種原野灌木具有區分“你我”的能力,而且在彼此相遇時竟會十分紳士地退讓。這種灌木的根部在土壤中深入或擴散時遇到“鄰居”的根,它自己的擴張便立即停止,而且這種相遇并不是直接碰面,它們能夠在一定的距離范圍內相互識別出對方。
植物其實相當聰明,它們在遇到危險的情況下,會做出積極而聰明的判斷和反應。它們不僅能夠把危險信息傳遞給身邊的同伴,還能夠向那些友好的動物尋求幫助。
有一種生長在南美洲的利馬豆,在遇到食葉蠐螬時會發出一種類似于熏衣草的氣味,通過這種氣味利馬豆能告訴其他伙伴有敵人來了,更為奇特的是這種氣味還能招來空中支援。黃蜂是蠐螬的天敵,它們一聞到植物發出的這種氣味就會飛來,或是把蠐螬吞吃掉,或是把卵注入蠐螬的體內再殺死它們。在玉米和其他豆類植物等身上的實驗中,研究人員也發現了相似的反應。
有的植物還有著自身特殊的視覺和嗅覺功能。沼澤地中生長的一種食蟲植物茅膏菜,它的葉子上覆蓋有一層粘性茸毛,這種茸毛可將任何進入它控制范圍內的昆蟲黏住,隨后便分泌一種酸性物質將這些昆蟲無情地溶化并當作美餐。而一旦這種植物粘住的是不合它胃口的昆蟲,就會放了它,甚至壓根兒就對它不理不睬。茅膏菜是如何分辨可食與不可食昆蟲的,對人們來說至今仍是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