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羅斯遠東,海濱是我最愛去的地方。清新的海風,溫柔的細浪,會引發人的很多靈感。我經常帶上相機到海濱去散步,為那些慈祥的老人和淘氣的孩子們照上幾張相片,也因此交了許多朋友。
這天上午,我在海濱的一個小碼頭散步,遇到一位也在海邊散步的吉卜賽女郎。俄羅斯是個有著100多個民族的國家,在遠東,你就能接觸到各種膚色和不同語言的人。但見到吉卜賽人我還是第一次。我熱情地和她打了招呼,很快就輕松地交談起來了。
女郎叫烏爾娜,已經是3個孩子的媽媽。我沒敢問她的年齡,她卻坦率地告訴我,她已經27歲了。電影里的吉卜賽人給我留下過深刻的印象,我感到他們是一個神秘的民族。所以,近距離地了解吉卜賽人,便成了我的采訪主題。
烏爾娜爽朗坦率,不僅健談,而且有一定的文化水準。這使我有些意外,也感到竊喜。因為,這更便于我進行深層次的采訪。
“吉卜賽民族的發祥地在那里?”我開始了尋根問底的采訪。
“公元9世紀時,吉卜賽人生活在印度西北部。后來開始外遷,幾乎沒有什么方向,浪跡天涯,現在基本遍及全球,其中有一半左右已經定居各國,但吉卜賽民族的總人口不到300萬。”
“你們是怎樣離開發祥地,去云游天涯的呢?”我好奇地問。
一個四海為家的吉卜賽女郎,并沒有淡忘自己民族的歷史:“吉卜賽人是12世紀初經阿富汗、伊朗和土耳其等國來到歐洲的,起初在巴爾干地區的希臘等國逗留了很長時間。直到現在,在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和南斯拉夫等國的居民中,吉卜賽人都占有一定的比例。而在俄國,吉卜賽人的足跡在16世紀才出現。目前,居住在俄羅斯的吉卜賽人將近30萬。”
“吉卜賽人浪跡天涯,有沒有自己的語言?”我進一步詢問。
“有!”烏爾娜肯定地回答,“但是真正能說純正的吉卜賽語言的人不多了。由于生活漂泊不定,我們走到哪里,就學習哪里的語言,而且都說得不錯!”
“那么,你們信奉什么宗教呢?”我緊追不舍。
“我們沒有固定的宗教信仰,進什么廟就拜什么神,甚至連婚事也按照當地的習俗辦。”
我曾經聽海參崴警察局的朋友說過:“吉卜賽人雖然沒有什么正當的職業,但是,很少有因為偷盜而被拘留的。”這是不是由于部族內部有什么相應的管理機制?
烏爾娜的回答是:“有!我們吉卜賽人歷來都是采用民主方法選舉首領。我們的首領是與當地政府打交道的民族代表,他還是管理內部事務的決策人物。”
烏爾娜還告訴我:吉卜賽人大多是多子女家庭,一家有七八個孩子的不足為怪。烏爾娜懷里抱著的2歲的小姑娘,就是她的第三個孩子。她的丈夫去年因車禍致殘,所以,烏爾娜經常領著孩子到海濱風景區來,以給游人看手相、算命、唱歌來賺取微薄的收入。另外兩個六七歲的男孩,正在海濱沙灘上追來追去,向外國游客要錢、要泡泡糖。好心的游客們多半不會讓烏爾娜失望,每天都有不少進賬。我也掏出10元要送給烏爾娜,但被她謝絕了。她只希望我再到遠東的時候,給她的兩個兒子帶來兩套中國制造的文具,她希望孩子能很好地去念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