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少奇主席在“文革”中遭到肆意誣陷和殘酷迫害,他在與遭到同樣不幸的王光美同志訣別時,忍著心中巨大的悲痛,只說了一句話:“好在歷史是由人民寫的。”這句話充分顯示了這位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在處境極其艱難的時候,仍然保持著無私無畏、光明磊落、堅持真理、相信人民的氣概。整整十年之后,中國共產(chǎn)黨十一屆五中全會還歷史的本來面目,為十年浩劫中的最大冤案平反,為劉少奇同志沉冤昭雪,舉行了隆重的悼念活動。
1980年5月16日,《人民日報》發(fā)表社論《恢復(fù)毛澤東思想的本來面目——論為劉少奇同志平反》,這篇社論經(jīng)過大范圍的多次討論,最后經(jīng)胡喬木同志修改定稿。胡耀邦等中央書記處主要負責人認為,社論寫得很好,有很大的教育意義,有很大的說服力,可以說達到了“死者反生,生者不愧”的效果。
1980年5月17日下午4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了隆重的劉少奇同志追悼大會。追悼會的規(guī)模僅次于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毛主席追悼會。大會在萬人大禮堂舉行,這是第一次在黨和國家最重要的治國議事場所舉行追悼會。此后也只在這里舉行過劉少奇的親密戰(zhàn)友、中國改革開放事業(yè)總設(shè)計師鄧小平同志的追悼會。
劉少奇同志追悼大會的主席臺正中懸掛著高5米、寬4.25米的少奇同志巨幅遺像,遺像前供奉著少奇同志的骨灰盒,大會堂和整個會場里陳列安放著270個花圈。主席臺上分兩列站立黨和國家領(lǐng)導(dǎo)人以及少奇同志的夫人王光美和子女。共有9600個座位的三層禮堂達到飽和狀態(tài),其中一層的3400個座位為在京中央委員、候補中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政協(xié)常委、中央部委和直屬局以上負責人,二三樓有黨政軍和北京市機關(guān)的干部和各界群眾,群眾分為工、農(nóng)、兵、少先隊和少數(shù)民族5個隊伍。追悼會由當時的中共中央主席華國鋒主持,中共中央副主席鄧小平致悼詞。除葉劍英、李先念、劉伯承、粟裕、陳慕華等或在外地或出訪外,所有黨和國家領(lǐng)導(dǎo)人都出席了追悼大會。舉行追悼大會的當天在天安門廣場等地降半旗,停止娛樂活動一天。大會由中央電視臺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進行實況轉(zhuǎn)播,并重播兩天,組織廣大群眾收聽收看。
根據(jù)劉少奇同志的遺愿,他的骨灰撒在祖國的大海里,中央書記處和治喪委員會就此進行過討論。原曾計劃撒在渤海,最終決定撒在黃海,并由胡耀邦總書記作出批示,確定由中央有關(guān)部門和治喪辦公室負責人李步新、高登榜、李偉、高富有等陪同王光美同志及子女,于5月19日前往青島,完成散撒骨灰的工作,由北海艦隊派軍艦執(zhí)行此次任務(wù)。
為鄭重而順利地完成散撒骨灰的任務(wù),海軍副司令員梅嘉生簽發(fā)了發(fā)給北海艦隊并抄送濟南軍區(qū)及報總參謀部的《關(guān)于派軍艦保障撒劉少奇同志骨灰事》的電文:“遵照中央書記處批示精神,商得王光美同志同意,中央組織部決定將劉少奇同志的骨灰撒在黃海。劉少奇同志治喪辦公室李步新、高登榜、李偉等同志陪同劉少奇同志家屬子女,于5月19日從北京乘專機前往青島流亭機場,而后改乘軍艦出海撒骨灰。請艦隊屆時派一艘驅(qū)逐艦專程保障此任務(wù)。具體問題治喪辦公室與你們直接聯(lián)系。望認真準備,確保安全。”5月17日晚,海軍司令員葉飛又專門給北海艦隊負責人打電話,通知治喪委員會的決定,執(zhí)行此次任務(wù)“按照國家元首的地位,給以最高的規(guī)格和禮遇”。葉飛以黨給海軍擔負散撒少奇同志骨灰的任務(wù)而激動,他在病中命令北海艦隊,派出一艘驅(qū)逐艦和四艘護衛(wèi)的炮艦散撒骨灰。
5月19日,北京天色晴好,早晨8時,劉少奇同志治喪辦公室成員和全體工作人員齊集人大會堂四川廳,然后陪同王光美同志和子女親屬將少奇同志的骨灰從停靈的人大會堂江蘇廳啟運。人民大會堂的東正門大開,東大廳內(nèi)燈火齊明,人大會堂的工作人員沿江蘇廳到東門外的走道和臺階上分兩邊列隊,肅立致哀。臂纏黑紗的解放軍禮兵衛(wèi)護著雙手捧持骨灰盒的劉源和王光美同志挽臂緩步出行。然后,王光美同志懷抱骨灰盒坐在第一輛紅旗牌轎車中,紅旗轎車車頭披著黑紗,結(jié)扎著黑黃兩色的花球。長長的車隊沿西長安街駛向北京西郊機場,一路通行無阻,但車速并不很快,因為沿途的路人和車輛都駐足停行,目送默哀,形成了夾道相送的場面。
在西郊機場舉行了簡樸無華的送行儀式。天空晴朗明凈,但低沉悲壯的“哀樂”和“葬禮進行曲”卻撩撥著人們沉痛和懷念的情緒。登上舷梯后,劉源站在機艙門口,回過身來,流著眼淚將骨灰盒高高地舉過頭頂,向送行的人們作最后的訣別;機場上很多人熱淚盈眶,幾位老同志泣不成聲,他們招手呼喚,向少奇同志的骨灰作最后的道別;王光美同志臉上的表情凝重而寬慰,她向所有送行的人,深深地鞠躬致謝。9時30分,三叉戟專機騰空而起,飛離北京。
10時25分,飛機降落在青島流亭機場,機場降半旗,播放著哀樂,數(shù)百名北海艦隊的干部戰(zhàn)士臂纏黑紗,在停機坪列隊,肅立默哀。專程由濟南趕到青島的山東省委第一書記白如冰和山東省、青島市、海軍司令部、北海艦隊的負責人在舷梯前迎接。護送骨灰的車隊離開機場,直接駛往青島港第三碼頭——軍用碼頭。
青島是陰天,陰霾蔽空,車隊到達碼頭時,天空還星星點點地灑落下幾點雨花,天公似乎也體察到人們沉痛悲傷的心情。碼頭上,數(shù)百名海、陸軍指戰(zhàn)員和地方干部群眾,臂纏黑紗,目迎目送。揚聲器播放著哀樂,半降的國旗在微風中緩緩飄動,執(zhí)行散撒骨灰任務(wù)的驅(qū)逐艦是50年代即服役的軍艦,重達2000多噸,艦上官兵有270多人,在它的舷艙上懸掛著醒目的橫幅,黑底白字,寫著“劉少奇同志永垂不朽!”王光美同志及子女與陪同散撒骨灰的人員依次登艦,驅(qū)逐艦上的官兵,全部臂戴黑紗,在各層甲板上脫帽肅立迎候。
11時45分,軍艦汽笛長鳴,緩緩離港。軍港碼頭中所有艦艇上,著藍褲白衣軍裝的海軍官兵,列隊在軍艦甲板,肅立致哀;相鄰的民用碼頭上,很多船的甲板上也聚滿了人,在肅穆哀傷的氣氛中,目送軍艦開向海口。驅(qū)逐艦出港后,四艘炮艦快速跟上,分在驅(qū)逐艦的前后左右,編隊護衛(wèi)航行。由于是陰天,濃云低垂,籠罩大海,鉛灰色的海水翻涌波蕩,軍艦在水天蒼茫中默默地快速行駛,更增加了一許憂郁凝重的氛圍。
午后1時許,治喪辦公室工作人員陪同王光美同志和子女捧護著少奇同志的骨灰盒來到驅(qū)逐艦后甲板。艦上廣播室播放哀樂,后護衛(wèi)炮艦開始鳴炮致哀。
驅(qū)逐艦后甲板上擠滿了人。在一個臨時搭起的臺子上,劉源打開骨灰盒;王光美同志拿出骨灰袋,最后一次親吻偎依骨灰袋,然后緩緩打開骨灰袋;看到面前潔白如雪的骨灰,她忍不住淚如泉涌。在祖國黃海海域大公島附近的海面上,王光美同志撒下了第一把劉少奇主席潔白的骨灰。接著,她捧了一把骨灰交給小女兒劉瀟瀟,這位因?qū)W習(xí)而未能前往鄭州迎取骨灰的大學(xué)生,撒骨灰時悲傷得痛哭失聲。然后,少奇同志的子女親屬,以及原來在少奇同志身邊的工作人員依次散撒。隨著少奇同志的骨灰和鮮花不斷地拋進大海,人們俯身在船舷邊,呼喚著,哭泣著,凝望著,追尋著。哭聲和呼喚聲交集,風聲和海浪聲回響,震撼著水天茫茫的黃海,震撼著所有人的心弦。在撒骨灰的過程中,后炮艦共鳴炮21響,給劉少奇主席以國家元首的最高禮遇。
下午2時半,執(zhí)行骨灰散撒任務(wù)的軍艦回泊到碼頭。至此,給劉少奇主席舉行的莊嚴而肅穆、鄭重又隆重的治喪活動,全部結(jié)束。青島的天色,由陰轉(zhuǎn)晴,下午疏云艷陽,十分喜人。鄧小平同志在劉少奇同志追悼會上曾對王光美同志說,給少奇同志平反并開追悼會,是喜事,是勝利。天公也像懂得人民的心情那樣趕來湊趣。